跟《饮湖上初晴后雨》学一招

作者:朱小西

苏轼写诗文的时候很喜欢用比喻。这可不是我瞎说,你瞧:清代诗人施补华说“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能比喻;人所不能形容者,东坡能形容”;钱钟书先生也说,苏轼诗文的一大特色就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在《饮湖上初晴后雨》里,苏轼运用了非常巧妙的比喻,让这首清新的小诗简约而不简单。来跟《饮湖上初晴后雨》学一招吧!

诗中哪一句运用了比喻呢?没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就好比古代著名的美女西施一样,无论淡妆还是浓抹,都是那样美丽。看似很平常的比喻,其实蕴含了三重“机关”!

机关一:以人喻物。古人在打比方的时候,一般都喜欢用事物来比喻人——曹植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比喻洛水女神,白居易用“一枝梨花春带雨”来比喻杨贵妃。但苏轼却偏偏反过来,把事物(西湖)比作人(西施),这就让诗文显得很突出了。

机关二:实体变抽象。西施是个美人,但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个美人,她到底美成什么样,没有人知道。但西湖是真实存在的!把可看可感的西湖比喻成一个抽象而虚幻的美人,就为西湖增添了无限的神秘感,想象的空间立刻扩大了无数倍——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西施,于是,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西湖。是不是很妙?

机关三:融入典故。说到西施,相信大家很快就能想到“东施效颦”。西施因为生病,时常捂心口。但是,美人即使生病了,美貌依旧动人,这一点,东施可学不来。化身为西施的西湖,雨天时就约等于生病捂心口、化淡妆;晴天时就约等于身体健康、化浓妆,统统美得恰到好处——这就呼应了诗的前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高,实在是高!

拥有三重机关的巧妙比喻,你学到了吗?

新语影音

看《饮湖上初晴后雨》,你只能想到苏东坡和西湖?那你就“out(落伍)”了!这首诗,还可以有另一种打开方式。

明代的嘉定县,有一个才子叫娄坚。他年少时就有神童之名,才华横溢,大家都很羡慕。然而,这样一个人人称赞的神童,却在科举考试中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一夜之间,神童沦落为街坊议论嘲笑的对象,从得意的顶峰跌入失败的深渊。娄坚沮丧、懊恼,一蹶不振。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拉他出门散散心。于是,在朋友的开解下,娄坚登上了夜游的航船。

这夜正是中秋。皎洁的明月下,游船缓缓行驶,朋友们把酒言欢,从唐代的乐府诗“何处最伤心,关山见秋月”“秋月朗朗关山上,山中行人马蹄响。关山秋来雨雪多,行人见月唱边歌”吟诵到白居易笔下的“不然秋月春风夜,争那闲思往事何”,好似一幕幕古代的诗词大会。其中,一个叫小曼的朋友用南曲唱了一出《呂蒙正风雪破窑记》的故事,鼓励娄坚:人生纵然会遇到不如意,但终究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在娄坚的破涕而笑中,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婉转响起。优美的旋律、诗中旷达的情怀,连同中秋的月,洒在满是莲花灯的水面上……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要问:嘉定县的娄坚在中秋夜坐船游湖,跟苏轼、杭州西湖、初晴后雨一点关系也没有。我看这么久,就为了听首歌?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写于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时。这次任命,对苏轼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当朝皇帝推行新政,主持新政变法的王安石一派权势盛大,排挤与他们政见不合的官员,苏轼就是其中之一。苏轼心有抱负,想要济世救民,但王安石的变法在他看来却是误国害民。苏轼忧虑万分,但身为一个被排挤的地方官,他无能为力,《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诗中写美景赏心悦目,其实是苏轼的一种自我宽慰。失落茫然的时候,寄情山水,打开心结,洒脱一些,和好友相伴,笑迎人生的晴或雨,这样多好!如此,就跟娄坚的一番经历很贴切了。

这是来自“中国唱诗班”的动画短片。扫描二维码,看看娄坚和《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奇缘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