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企业迎倒闭潮

作者:未知

2017年11月15日,运营不满一年的共享单车品牌——小蓝单车宣布倒闭;11月19日,深陷“倒闭”“跑路”传闻的酷骑单车发出一纸《酷骑单车后续使用及退还押金事宜的通知》称,即日起,其北京办公室将暂停办理押金退还业务,用户想退押金必须去位于成都的公司办理。11月23日,有小鸣单车员工在社交网络上爆料,小鸣单车已裁员99%,CEO陈宇莹已经离职,公司实际控制人邓永豪已失联。

此前,2017年6月,悟空单车率先“亮起白旗”宣布倒闭,理由是无法在激烈竞争中与大玩家同场竞技。随后,主要在三线城市发展的3Vbike也称因管理问题退出市场。8月份,南京町町单车曝出公司资金链断裂的消息。至此,2017年已有6家共享单车企业宣布倒闭,预计造成用户押金损失超10亿元。

治理共享单车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为群众出行提供了一种新的便利选择,提高了单车的社会利用率,降低了人们出行用车时的资源消耗,既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实现低碳生活的理念,为构建城市绿色出行体系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由于行业业态模式新、发展潜力大、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中、小型运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找到盈利模式,发展路径不明确,经营效益不佳,最终失去造血功能,出现经营困难。因此,政府应系统分析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在共享单车指导意见顶层设计的政策框架下,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落实主体责任,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当下,共享单车正在进入洗牌期。针对共享单车不断出现的问题,政府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建立正确的管理机制,明确部门监管职责,积极引导平台企業利用大数据监测、用户双向评价、第三方认证、第三方信用评级等手段和机制,健全相关主体信用记录。截至2017年7月,全国共有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近70家,有关部门须未雨绸缪,比如对所有共享单车企业构建信息联动机制,并尽快落地,真正让共享单车的用户押金管理规范化。

持续创新,创业才能走远

共享,是创新孕育的骄子。通过共享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满足了人民对更美好、更便捷生活的需求;而作为“新四大发明”之一走出国门的共享单车,更成为中国市场原创能力的明证。但共享单车的洗牌,也显示出了创新比拼的硝烟味。市场的容量总是有限的,额外的领地,往往只属于能持续激活创新基因的人。当地铁口、闹市区“寸步难行”,共享单车够用,路不够用,各地的数量调控已经开始时,只知烧钱投放、只顾给车换种颜色,行业的边界就会加速到来。何况,共享模式本身也有其边界。有些东西天生难以共享,名义上的挂靠注定是短暂的。比如,篮球、雨伞、图书,它们的周转率很低,缺少真正稳定的共享场景,只能昙花一现。

作为新业态的共享经济,属于“互联网+”时代下的模式创新。但只有模式创新,尚不足以胜出。更新换代是市场的本质特点,容不得你的脚步减慢半分。大家应该都能记得,团购勃兴之际,曾有“百团大战”之说,各路豪杰,而今安在?战火烧到今天,胜出的仅是寥寥几个。但这并非结束,因为在面向未来的经营中,回头看,资本战是最原始的,高阶的是创新战。能不能摆脱补贴引流的老手法?如何将流量优势转化成胜利果实?资本火拼的上半场比赛已经结束,而企业创新的下半场比赛才刚刚开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