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的青春写作

作者:未知

弁言

对于每一个识文断字的人来说,写作的冲动犹如地底的岩浆,期待一个合适的火山口,喷薄而出。一道好的作文题,就是一个恰到好处的火山口。

所有的写作中,最基本的是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所见、所听、所感,每一种独特的感受都值得聆听。比如:“单独”“例外”“得失寸心知”“暗示”“______病了”“熟悉而陌生的”等等,这样的文题都指向每个人一定要经历的,具体而微的人生体验。从题目中,我们释放了我们愿意倾听的真诚,也希望换来高中生们的娓娓道来。

除了感受,每个人都要思辨判断,才能成长。我们在题目中列出了不同的人生智慧,引导高中生们张开双臂拥抱多样性的世界,而不是走向单一。“上坡的路与下坡的路”“库克的担忧”“没有走的林中路”“丘吉尔的名言”都要经过周详的思辨后,才能化为自我心中的路标。

一个正青春年少的高中生要向这个世界诉说,发出自己新鲜的声音。他们对未来的思考与期许必在其中。在这个人工智能扑面而来的时代,青年人的应对就是这个世界的准备。我们热切地希望“我的老师是机器人”“假如作文由机器人来评分”等题目能引出一个个精彩的小剧本、小故事,或者独到而有趣的议论。当然,他们还可以畅想得更远,思考三十年后自己的模样。

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要传承自己的文化,对所处文化历史的认知,就是对自我认知的一种反射。我们希望高中生有历史感,有回溯过往的能力,因此请他们准备三国的场景,构想自己在唐朝的那些事。

这是我们的总体设想。真实的基调

我们在尽力构建一个真实表达的氛围。就像两个陌生人见面聊天一样,我们抛出一个可聊的话题,在合作的原则下,接住话题的年轻朋友们可以说开去。我们也小心翼翼地避免了容易滥情、容易俗套的模糊话题,试图让各位参赛的青年朋友们感知到,这个题目后面是几个真诚的老师正准备着倾听他们青春的言说。

在我们为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命制的众多试题中,有一道可谓是直抒胸臆:

写作,或多或少,都是向着那句永远也没有被说出的话,那个未完成的句子,那些未经披露的心意;它暗暗支配着我们,一点一点地往下写。

读了上面这些话,你有怎样的感触?请结合自己曾经有过的写作经历,尤其是写作过程中的焦灼与喜悦,以“也谈写作”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正标题自拟,文体不限,字数1500字左右。

文题的这段材料节选自作家孙甘露为《收获》而作的纪念文章,撰写于2012年,收入《大家说〈收获〉》一书中。明显的,我们想让考生们想想,为什么要写作?其实,也想让老师们和与作文这项大工程相关的各位教育人士都考虑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是的,我们在这里特意要区分“写作”和“作文”。如孙甘露所示,写作源自自己心底的冲动,而作文是来自他人的被动。

孙甘露这段表露心迹的话准确地捕捉到了写作者共同的心声,写作最根本的动力并不是高大上的意义,而是潜在心底的表达欲望。与此类似,考生们也应该能联想到关于登山家的心灵鸡汤: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在被问及为何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回答说,“因为山就在那儿。”当然,也不能排除很多人攀登珠峰是为了显摆,比如说某某房企老总;同样的,回到写作,当然也不排除很多人写作是为了出名或者挣稿费。然而,这些不是最根本的。

我们当然不是想让考生对孙甘露的表达评头论足,而是将之作为一个引子,让考生谈自己的写作经历,反躬自省,意识到原初动力的朴素与重要,如果可能,开始构建自己的写作之路。或许真有不少考生有所触动,开始崭新的寫作之旅。这是我们命题之外更大的期许。具体而微的青春体验

我们命题的来源都尽力做到界面友好,以唤起各位青春写作者具体而微的感受。

我们命制的有一道题目的材料取自青春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曾经说:“单独”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见的第一个条件。你要发现你朋友的“真”,你得有与他单独的机会。你要发现你自己的“真”,你得给你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你要发现一个地方(地方一样有灵性),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

请以“单独”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1500字左右。

文题相当友好,话是明白话,而且几层意思也很清楚,说这话的人呢,也是考生们都熟悉的。不过也还是公平,友好是对所有考生都友好。所以这道题要写出佳作,一个办法是,人有我则更好,把普通的立意写到位、写出彩;另一个办法是,确实需要在审题立意上多下功夫,努力拔得头筹。

但这并不是说,故意去使偏招。无论如何,材料的核心总是“单独”二字。而这里就有个陷阱,粗心大意者颇容易误以为要去说“孤独”,而且“孤独”已经被做出了多少好的文章,正有许多可以参考借鉴的。那就惨了!“你要发现你自己的‘真’,你得给你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这一句确有不少“孤独”的意思在,但假如没有必要的转接腾挪,就直奔“孤独”而去,算是偏题并不冤枉。

其实,材料里还有两个重要的词语,“发现”和“真”。按徐志摩的想法,“单独”构成了“发现”的条件,而“真”呢,既可说是“发现”的对象,也可说是“单独”的目的。这样来看,这则材料给出的更是一些判断。当然,徐志摩不是哲学家,他是在一篇散文里发发感慨而已,况且也只是“有时想”。因而过于一本正经地拿材料里的话来立论,或者驳论,都未必是多好的选择。换句话说,这材料作文如果写成特规范的论述文体,多少会有违和感,要出佳作也不易。不如接过材料的随笔腔调,写成有梁遇春或钱钟书风味的Essay体,亦庄亦谐,夹叙夹议,涉笔成趣,来点幽默。

如果考生能注意到材料出自《我所知道的康桥》,而落脚点是“你要发现一个地方(地方一样有灵性),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并对此高度重视,那么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尤其是旅行记忆,写成颇具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游记散文,也不失为上佳的选择。思辨的生活与生活的思辨

“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这是苏格拉底的箴言。其实,无关人生的思考也是可疑的。

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的时代,从精神到物质,从形而上到形而下,或诉诸感官与本能,或诉诸情感与心理,可以说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应对诱惑。因此,有国际影响力的法国哲学家波德里亚在《论诱惑》中试图从哲学的高度对诱惑进行审思,甚至把诱惑视为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的重要表征。

因此,我们命制了这样一道题目:

请以“_______的诱惑”为题写一篇文章(画线部分请自行填上合适的内容),文体不限,1500字左右。

从某种意义上说,诱惑也构成了生命与存在的某种如影随形的本体,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都曾经也将会继续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因此才有了王尔德的那句名言:“我能抗拒任何事物,除了诱惑。”也因此,木心在《论诱惑》一文中表达的“我能抗拒任何诱惑,直到它们被我所诱惑”的优雅知性,从容不迫的人生境界就显得难能可贵了。但木心的姿态也多少显出几分刻意,甚至有点高蹈和做作,相比之下,王尔德的话对我们普通人而言,就更有亲和力,因为大多数人面对诱惑,恐怕都是难以轻言抗拒的。

当然,生活中也不乏一些美好的“诱惑”,有些诱惑蕴含着生命的积极意义,或者与高贵的精神追求紧密相连,或者激发着人类永恒的探索欲,或者构成了人生中令人奋进的动力。假如有考生以“星空的诱惑”为题,从康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切入,继而展开联想,把诸如郭沫若的“天上的市街”、梵高画中的星空、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中的星际旅行和宇宙想象,都纳入自己写作的视域,当然会写出很好的切题文章。

因此,考生在审题的过程中,不妨把“诱惑”首先作为一个中性的范畴加以审视,而不见得要从禁欲主义的立场出发,把所有的诱惑均视为大敌,或者看作是生活中以及成长过程中全然负面的因素。当然,对一个中学生而言,有些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必然的或者应然的诱惑的确是需要“超克”的,如果考生能结合自己成长过程中始终构成烦恼的那些“诱惑”进行书写,比如“网络的诱惑”“游戏的诱惑”“动漫的诱惑”“爱情的诱惑”等等,就可以写出自省的意味,写出生命中的克服和超越,进而写出成熟以及成长的主题。当然,如果有考生从生命中正能量的意义上书写自己从动漫、游戏,甚或爱情中获得的乐趣、动力甚至启迪,也完全可以看成是积极进取的作文立意。

尽管有波德里亚把“诱惑”上升到哲學的层次,但我们却没有打算让考生从哲学的高度思考“诱惑”的命题。对中学生而言,这首先是一个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因此也就有话可说的题目。而让考生在画线部分自行填上合适的内容,其所谓的“合适”,也包括了内容的具体性,题目中的画线部分允诺的是具体的写作空间。因此,从常规性的审题角度说,考生所选择的,只要是一个自己有话可说、言之成理的具体内容,就谈不上跑题。即使考生填入的是一个有些抽象的范畴,比如“哲学的诱惑”,所思考的对象也是与“哲学”相关的具体内容,而不是对“诱惑”本身进行抽象思索。

在文体上,相信大多数考生会选择记叙文,既可以写故事,也可以写情境。但如果有考生更勤于思索或者更擅长抒情,也可以选择有哲理性和诗意的范畴,文体就可以写成哲理散文或者抒情散文,比如可以写“诗歌的诱惑”或者“远方的诱惑”,也同样可以写出好文章。未来的期许

青年是世界的未来,他们对未来的期许就是创新的未来。

不思考未来的青年或许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我们在这个地方开了很多窗子。

有一道我们命制的题目是这样的:

不久前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苹果CEO库克说了这样一句话:“当很多人都在谈论AI,我并不担心机器人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

阅读以上材料,请结合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1500字左右。

AI,即人工智能,它到底是什么?有人用通俗的话来解释说,它是用计算机系统,通过海量的数据和强大的运算能力来模拟人类思维的过程。对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大概有三种声音,一种是以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和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威胁论”;一种是认为人工智能还处在非常低智的阶段,也并不会带来人类的末日,真正影响的是劳工、产业等方面;还有一种认为人工智能会带来一些技术性的弊端,要保持警惕。

那么,库克所担心的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跳出了这三种讨论的范围,关注人的发展,明显带着苹果公司创新基因的风范。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取决于人的发展,如果人能创新地思考,能突破自我,那么,所谓的人工智能的担忧可能也不存在。

命题要求“结合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思考”,考生既可以写记叙类文章讲人突破或限制的故事,也可以写议论类文章谈人的问题及发展。首先要明确,“像机器一样思考”的含义,就是像机器一样执行死板的命令、缺失自由的想象与独立思考。机器没有反思系统,更没有情感系统、道德价值系统,那么,人像机器一样思考,也就意味着人失去了作为人的自由、独立、情感、审美、道德、创新等特质,可能会出现我们想象不到的社会现象,这值得思考。

其次,不像机器那样思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思考呢?学生要对此作出回应,这里的思考不仅仅是“思考”,一种思维方式、认知角度,还可以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体现,思考人怎样在自由、创造等方面的表现和发挥。回到材料,库克说“我并不担心机器人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其实,人和机器也不是全然对立的。库克其实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巧妙地回避了。我们应该允许考生沿着这个方向走,辩证说理,比如,利用好机器作为生活的工具,学习机器的严谨,也不失为一种写作思路。

机器人AlphaGo与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的巅峰对决,让亿万民众开始关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带给人类的到底是福祉还是灾难,相关讨论一时也甚嚣尘上。不仅仅是人工智能,基因编辑、脑科学、纳米技术等,这些年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科技的狂飙猛进,对未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尚无法断言。

是的,人工智能已经近在眼前了,我们避无可避。我们该如何面对?然而,若让高中生直接去讨论相关话题,很有可能会流于空洞或者显得有点勉为其难。

所以我们命制了这样一道题目:

请以“我的老师是机器人”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1500字左右。

我们希望以“老师”为媒,嫁接起学生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之间的桥梁。机器人作老师,早已不是什么“新闻”。约十年前,日韩就尝试把机器人引入教育;最近两年,国内一些中小学将机器人引进课堂的报道也屡屡见诸报端。与人相比,机器人老师的优势是博闻强识、反应迅速,而且不发脾气、也不会数落学生;而缺陷也是明摆着的,它们不能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也无法随机应变……

“机器人老师”的这些特点,也恰是考生们此次写作的“起点”——考生们若碰巧有过类似经历,那自然可以“现身说法”,写“机器人老师”上课带给他们的新奇感受,或“机器人老师”在班级管理上“不通人情”而招致的尴尬;若他们从未接触过机器人(遑论机器人老师),则可以发挥想象,虚构场景,完成写作任务,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另外,对于这道题目,考生大概只能写成记叙类文章或虚构类作品,故而考查的重点应该更偏重“形式”,即:想象是否新奇?构思是否巧妙?细节是否生动?等等。當然,如果有考生的文章谈及科技对教育的影响或重塑,以及教师之所以作为教师的价值与意义,那自然是出类拔萃之作——这也是此题背后的关怀之一。青春的根基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语言编织的历史文化之中,没有对自己文化历史的体察,就很难说是有根基的写作。

有鉴于此,我们命制了这样一道题目:

有著名导演想拍一部关于三国的电影,请你给他提供三个连续相关的场景。题目自拟,1500字左右。

三国题材的影视剧考生们应该有很多接触了,从《赤壁》到《铜雀台》,从唐国强主演的经典《三国演义》到吴秀波主演的最新《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其实都给考生们提供了丰富的样本。照猫画虎,或者脑洞大开,考生们的写作都不能说是无中生有了。

关于三国的认识至少有两个来源,真实的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任何一个高中生都应该已经学习过魏蜀吴三国争雄的中国历史,任何一个高中生也都应该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接触过《三国演义》,但并不是每一个高中生都思考过历史的真实与演义的历史之间的区别与关联,而这恰恰是本题要检测的,我们希望借此分出考生认识水平的高下。只有对此有过思考的考生,才能选择出合适的三个场景,来呈现其对“三国”的理解。

循此思路,我们还命制了这样一道题目:

请以“我在唐朝那些事”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1500字左右。

中国的历史是每个中国人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与最大背景。唐朝是一个丰富的背景,有初唐的青春勃发、盛唐的气象万千和晚唐的衰败凄凉。每一段自有其动人之处。不同性格的考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设定,以自如地展开自己的想象,这也是一种体验。

穿越类、玄幻类故事很流行,良莠不齐,鱼龙混杂。黄易的《寻秦记》《大唐双龙传》是首创之作,也大概是巅峰之作。而今的很多仿效之作,其实是只得其形,不见其神。所谓的穿越或者玄幻,只是把背景设置到那不可回到的过去或者神妙的情景中,但个人的际遇、成长乃至人生感悟才是重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