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挂科7门仍被推荐省优秀毕业生

作者:未知

2018年6月30日,浙江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副院长庞海松的一段讲话视频在微博上热传。视频中,他对学生在校创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创业学院,我们认为学业好的当然是好学生,但是他创业好,我们认为其是更好的学生”。根据其描述,该校有一个学生因为创业导致7门课不及格,但最后,学校不光让其如期毕业,还推荐他参评浙江省优秀毕业生。庞海松还介绍,该校的学生可以用创业的业绩来申请某些课程免修、免听,甚至免考。

7门功课不及格,不仅能如期毕业,还能被推荐参评省优秀毕业生?这样的例子无疑引发了网友们的兴趣和讨论,有人表示不理解:“难道读了这么多年书只是为了创业?”也有人表示支持:“每个人追求不同。”“学历已经拼不过别人,难道还不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获取成功?”

鼓励创业,别让学业让位

高职院校相比其他本科院校,可能会更重视学生的就业创业,所以庞副院长对创业的推崇无可厚非。但是,既然是一所学校,学业永远是最根本的,学业才是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即便是这类冠以“创业”之名的学院,也应该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具备创业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当然,为了体现学院特色,可以安排创业实践课程,甚至鼓励学生尝试创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础的学业教育,就可以让位于创业。

用创业的业绩来申请某些课程免修、免听,甚至免考,言下之意就是鼓励学生跳过学技能的过程,直接去实践创业。姑且不说这是否现实,这样本末倒置的逻辑,也经不起推敲。如果非要体现学院的特色,完全可以设立创业实践课程,一来可以让学生修学分,二来可以增加教师教学指导的环节,减少学生创业失败的几率。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本职工作都不能完成的人,将来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创业者。即便我们并不能排除这样的例外,但作为一所学校,也不能为这样的创业者大开方便之门。这首先是对其他学生的不公平,更重要的是,这会产生一种负面激励。应该想一想,创业从来都是不容易的,有多少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撞得头破血流,最后不仅创业没有建树,学业也因此而荒废?

挂科7门的优秀毕业生尴尬了谁

据了解,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创业人才、企业家,但因为一个学生创业好,哪怕他7门课不及格也能推荐参评省优秀毕业生,这一做法仍存在问题。高校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当然值得支持,但高校毕竟是高校,有完整的课程教学与管理体系。“优秀毕业生”应当根据综合标准评出,而不是一个单项奖。创业学院要适应市场需求没错,但市场标准与高校标准不能混为一谈。只要创业好挂科7门也能成优秀毕业生,那创业好不遵守校规是否也能网开一面?“一俊遮百丑”的评价体系对其他学生来讲也是不公平的。

毋庸置疑,我们的人才评价机制需要改革,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也要改革。对看重实践技能的专业、院校,沿用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已不再合适。对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这样的院校,应允许它们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进行探索,步子可以迈得大一些。只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要以实践能力来评价学生的学业,需要形成制度化的正式标准,不宜由院校或教师“自由裁量”。创业成绩可申请某些课程免修,跟修了课程不及格却被放过不是一回事。

不妨再具体看看义乌工商学院的课程体系。如果一个学生7门课不及格,却不妨碍其成为优秀毕业生的话,是否说明学校的课程设置本身并不科学或者无关紧要?否则的话,继续设置那些学校认为意义不大、学生也无心认真去学的课程,既浪费师生精力,也只会让高等教育体制尴尬。推荐挂科7门的学生成为省优秀毕业生,上级管理部門是批准还是不批准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