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闹他们最近对历史小说感兴趣,这不,正在探讨易中天写的《曹操》呢。
“比起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个才更接近历史真相!”闹闹说。
谢义豪说:“看了《三国志》等资料,我越来越佩服罗贯中的大胆‘创作’精神了:斩华雄的是孙坚,安到关羽头上了;明明是刘备自己做不成官怀恨在心鞭打督邮,变成他是好人,张飞怒鞭督邮了!活得好好的王朗被他拉到阵前,让诸葛亮骂死了!”
郑媛媛接上:“最委屈的是周瑜,被写成了心胸狭窄、没啥本事的小人,还被气死了,赤壁之战也没周瑜什么事了!”
“从容赴死的崔琰,被写成了破口大骂的烈士……”
小军惊叹:“这叫创作?这是瞎编!”
小胖笑道:“本来就是小说嘛,可以瞎编,人家没说是历史。”
邓芊芊说:“哎,要说‘历史’这两个字,咱们还没有认真研究过呢!”
大家对望。
小胖猜想:“‘历’字,应该是拿着手册念出发生事件,‘史’嘛,就是书写在啥上面的啥——”
郑媛媛笑道:“别啥啥了,查清楚!”
本期汉字社活动的主题,非“历史”莫属。
在郑媛媛家,闹闹首先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对“历史”的研究:
历,甲骨文=(林,借代山野)+(止,即“趾”的本字,借代行进),表示步行穿过山地林野。金文用(耕种稻谷庄稼的四时季令)代替,强调日月的运行变化造成的四季农时变化。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也写作,指四季更迭,农时变化,时光流逝。
小胖笑道:“原来是时间流逝,事件发生。指发生了却没有办法记下来的历史事实!”
再看“史”,甲骨文=(中,四方与他国毗邻、地处诸国之间的国家)+(又,执、持),意思是大使手持旌节护照,出使邻国谈判,记录划定的国界,完成传之后世的文件。
“对了,远古时代以族旗或国旗为跨界出行的护照。”郑媛媛补充。
“哇!原来举着旗子出使谈判,划出以哪里为界,记录下来,就是‘史’啊!”小军叫道。
邓芊芊好奇:“那时候的国得有多小啊,动不动就出使外国。”
谢义豪巴不得秀一下历史知识:“来来来,看地图!这是夏商时代,整个华夏的地盘只比现在的河南省大一点点,确实有太多方国(中国夏商之际时的诸侯部落与国家)!周朝分封,小国就更多了,你们看,后来的齐、楚、燕、韩、赵、魏、秦那都是大国了,还有上百个小国分散在其中呢!”
大家看了地图,纷纷称奇。
郑媛媛说:“‘历’指历经的事,‘史’指史料。古人造字、造词真有逻辑!”
闹闹说:“是啊,我们没法穿越回去经历当时真实的事件,时光已经流逝。那么,就只能以记录下来的史料来推测、了解发生的事实和其含有的意义了。”
小胖豁然开朗:“上次小静老师不是说了嘛,学习历史并不只是为了弄清楚史实,史实本来就难以确定,我们更需要的是从历史中总结经验,造福未来。”
闹闹说:“说得好!为什么修昔底德写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会影响到后来的历史?是因为人们在阅读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指引。作者希望通过他观察、记录下的历史错误、国家灾难、个人痛楚,帮助人们在未来不要重蹈覆辙。”
邓芊芊说:“比如,‘马虎失街亭,大意失荆州’,《三国演义》中的很多故事对一代代读者都起到了警示作用,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世的规则。”
小胖说:“对,这才是记录历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