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老师
看图写话是一种常见的、有效提升写作能力的训练方式,它要求作者根据一幅或多幅图来创作一个故事。运用“角色代入法”,不但可以有效避免作文趋同,写出更具创意的文章,还能让文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增强读者与故事之间的情感联系。
观察图画,罗列角色
步骤: 仔细观察图画中的每一个细节,找出图画中的每一个角色。这些角色可能是人物、动物或者无生命的物体,将这些角色一一罗列出来。
技巧: 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角色,想象它们的性格、情感和故事背景。
代入角色,体验情感
步骤: 选择一个角色进行代入,设想自己就是故事中的这个角色,体验他们的情感和想法。
技巧: 代入角色后,理解文中“我”的动机和行为,可以让故事更加真实且有说服力。
创造情境,构建故事
步骤: 根据角色的特点和图中其他角色,创造一个或多个情境,让角色在这些情境中展开行动。
技巧: 情境、角色的性格和情感要匹配。
运用细节,丰富描写
步骤: 在写话中加入丰富的细节描写,包括角色的外形、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
技巧: 通过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看到故事的画面,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
串联情节,完BLOGzSeEv2eWYGnjSzat/T9gspK9ORgEeW/ILG3QLOg=善结构
步骤: 将不同的情境和细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
技巧: 故事结构应该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确保情节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惊险的一天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五小学三(10)班 钟 铭
写作顺序:1—2—3—4
在一片繁茂的树林中,我与我的兄弟姐妹们在一棵树的枝头欢快地歌唱。 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绿叶,洒在我们温暖的小窝,每一天都和谐而宁静。
然而,在一个明媚的午后,一个活泼的小女孩带着她的排球来到了我们这棵大树下。她在树下拍着排球,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突然,一个不小心,排球像失去了控制的流星,猛地撞向了粗壮的树干。
“咚”的一声,我的一个兄弟—一只处在窝边缘上的小鸟,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得一激灵,从树上坠落。他在地上挣扎着,爪子蹬踏着,眼中充满了恐惧。小女孩见状,顿时慌了神,她连忙跑回家中,叫来了她的哥哥。哥哥捧起小鸟,仔细检查。幸运的是,小鸟并没有受伤。哥哥小心翼翼地将小鸟送回了我们的家。
我目睹了一切,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我急忙凑上前去,关切地问:“兄弟,你还好吗?”小鸟眨了眨他那明亮的眼睛,回答道:“我没事!”随后,他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欢快地在巢中跳跃起来。
我们周围的小鸟们也加入了庆祝的行列,整个树林再次回荡起我们悦耳的歌声。小女孩和她的哥哥站在树下,微笑着看着我们,他们知道,这片树林再次恢复了和谐与平静。
场景描写自然引出本文的人物设定,使读者在阅读中自然体会到“我”即一只小鸟,有助于读者沉浸式感受小鸟们的生活环境。
小女孩的出现和排球的意外,为故事带来了转折,营造了紧张的气氛。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读者的情绪也随之紧张起来。
“我们”——在结尾再次强调了角色,增强了角色的代入感,使角色纵贯始终。
好心办坏事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五小学三(8)班 熊颂恩
写作顺序:1—2—3—4
我是一棵树,已经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十几年了。 今年春天,一个特殊的邻居来到了我的枝头——一只温柔的鸟妈妈,鸟妈妈在这里筑起了她的家,孵出了几只活泼可爱的小鸟。他们的到来,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个小女孩带着她的彩色皮球来到了我的树荫下。她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纯真而灿烂。她欢快地拍着皮球,皮球在她的手中跳跃,仿佛也在享受着这份快乐。
树上的一只小鸟好奇地探出头来,他被小女孩的游戏深深吸引,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他的同伴也被这份欢乐所感染,决定飞下去加入这场游戏。
他轻盈地落在翠绿的草坪上,跳起了优雅的舞蹈。小女孩注意到了这位新朋友的到来,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小鸟蹦蹦跳跳地围着她转,叽叽喳喳地叫着,用小小的翅膀拍打着空气,似乎在说:“让我们一起玩吧!”
就在这时,一个路过的大哥哥看到了这一幕。他抬头看看鸟窝,又看了看地上的小鸟,似乎以为小鸟是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的。于是,他轻轻地捧起小鸟,小心翼翼地将他送回了树梢上的鸟巢。
小鸟回到了巢中,十分沮丧。他望着树下的小女孩,心中充满了疑惑:“我好不容易才有机会出来玩耍,为什么又要把我送回家呢?”
小女孩挥动着小手,温柔地对小鸟说:“小鸟,别难过了,下次我再来找你玩!”
运用“我是……”的方法,快速明确角色。
描述小鸟们带来的欢声笑语,有效地渲染了一种愉悦和温馨的氛围,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通过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和翅膀的拍打,作者巧妙地传达了小鸟的意图和情感,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
小鸟的内心疑惑和沮丧,与前文的快乐氛围形成了对比,引发了读者对好意与结果之间关系的思考。
温暖的一天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五小学三(8)班 刘亦霖
写作顺序:4—2—3—1
我,一个充满活力的小女孩,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经过一棵高大的树,它的枝条上挂满了嫩绿的新叶。
一阵清脆的“叽叽喳喳”声突然响起 ,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我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我顺着声音望去,只见枝丫之间,一个小小的鸟窝里,几只小鸟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外面的世界。
我被这些小家伙深深吸引,真想在树下多停留一会儿。就在这时,我的肚子却不合时宜地发出了“咕咕”的叫声,提醒我已经到了午餐时间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冲小鸟挥了挥手,依依不舍地告别。
然而,就在我转身离开的瞬间,一只小鸟突然从鸟窝中滚落下来,就像一个不小心脱离了队伍的小毛球。我赶紧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小家伙。它嘴巴一张一合,似乎在向我诉说着什么,而那对小翅膀不停地扑打着,好像在尝试着飞翔,又好像是在邀请我和它一起玩耍。
我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担忧,生怕这只无助的小鸟会被附近的野猫发现。可我太矮了,够不到高高的鸟窝,只能焦急地在原地打转。突然,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我在地上拍起了皮球,逗小鸟玩。那有节奏的“砰砰”声很快就吸引了一个路过大哥哥的注意。
大哥哥走过来,看到我和地上的小鸟,立刻明白了。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轻地弯下腰,温柔地把小鸟捧在手心,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回了高高的鸟窝。我看着小鸟安全地回到了家,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我再次冲小鸟挥了挥手,感谢它们的陪伴,然后带着满足继续踏上了回家的路。阳光依旧明媚,而我的心里也充满了温暖和喜悦。
以“我+逗号”的方式完成角色设定。
鸟鸣声不仅吸引了“我”,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
“我”的肚子饿和对小鸟喜爱之间的冲突,为故事增添了戏剧性。
“我”通过拍皮球吸引大哥哥的注意,体现了机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