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槐苍苍,狄公巍巍

途经太原狄村建南汽车站,时值初秋,风和日丽,天高气爽,忽然瞥见路北有一个园子里一群老人自得其乐,定睛方见园门上书“狄仁杰文化公园”,顿悟此处即太原人谓之的狄梁公祠,于是兴致盎然地踏步而入。

一个人身故后,为他设立牌坊祠堂,光耀门楣,流芳百世,无疑是古代对名臣良将最大的褒扬。而在今天,一个值得世人崇尚、效仿、追求的光辉榜样,亦有匡正世风的积极作用。相较于近些年来影视剧中大火的“神探”狄仁杰与游戏中的角色,历史中忠贞清廉、刚正不阿、任人唯贤、明察善断的唐朝名相狄仁杰,人们却知之不多。

向东走出祠堂,在水榭环抱中的一方水池名曰“镜池”,池上有一小桥名为“清水桥”,寓意为“清如水、明如镜”。站在桥上,不禁沉思:在狄公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苟利于国,岂为身谋”的敢言直谏,有多少次“荐贤为国,非为私也”的举贤任能、清明如一。天授二年(691年),狄仁杰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武则天对他道:“你在汝南为官时有良好的政绩,却有人在中伤你,你可知道是谁吗?”狄仁杰答道:“如果陛下认为臣做错了,臣当改过;如果陛下明白臣并无过错,这是臣的幸运。臣不想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还会把他视为我的朋友。”当后人称颂大唐盛世海晏河清之时,也应想到,国史幸有大唐,大唐幸有狄公。

狄公故居位于镜池的东侧,居室书房,古朴自然,在清淡的装潢风格中展示狄仁杰的传说故事以及大唐时期的民风民俗。院内的楹联令人印象深刻:“一窗廉月堂前刻,百世清风波上留”“千竿清竹清气浩荡,万卷诗书诗韵昂扬”“清波照影心为镜,明月窥人品似莲”“邀来梅角千秋月,照彻镜池一片莲”等等。写人刻骨三分,画景如在眼前。

楹联既是故居展示厅的主题概要,又是文化园传递给访问者的精髓,乃国内征文所得,均由省内书法名家书写,所以无论其诗情画意还是书法美感均值得临摹学习。别出心裁的是额联“勤政爱民”之“民”字多出一点,暗指为官者对民要多尽心一点儿,很有韵味。

走出狄公故居,向南正对园内有一株唐槐,凭栏向下,树根盘根错节,有如磐石。向上看,整树郁郁苍苍,枝丫如虬飞龙盘,树冠如荫似盖。唐槐传说是狄母所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斯人已去,只留着树木独成一景,荫蔽后人。驻足凝望,我总有着迥乎他人的感受,我家族中道光年举人唐永诚曾拜谒狄梁公祠,留下诗作《狄村行》,不曾想现在此地已经是繁华都市,日夜喧嚣。

领会了深邃隽永的文化,再望隐于闹市的狄仁杰文化公园,沧桑独立的唐槐树下人影稀疏,引得我久久回味。

(选文时有删改)

名师点评

题目紧扣文章中心,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苍苍”二字体现了狄公祠清幽古朴的特点,“巍巍”表现出狄公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精神,传达出后人的敬仰之意;叠词的形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