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放过每一次“好奇”

读博宇的作文,仿佛在看一部非遗纪录片。画糖人手里的铁勺在空中挥舞着,行云流水的动作后,铁板上就呈现出了活灵活现的糖人。

到底是什么魔法,让博宇写出了这么有镜头感的佳作?

好奇心:让写作发生

这是一篇因为好奇而写出的作文。

博宇首先是被画糖人的吆喝声吸引,他很好奇什么是糖人,就用力挤到摊前想一探究竟,然后就被栩栩如生的糖人打动,忍不住想要一个糖人。

接着是他如愿以偿地转到了“龙”,他好奇的是:如此复杂的龙,老爷爷能做出来吗?老爷爷用熟练的技艺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最后是糖人画好后凝固在石板上,博宇好奇:“等会能铲起来吗?”老爷爷又是一番神操作:“以大约10度左右的锐角,将铲子浅浅插入龙身,手再轻轻一抖,整个糖人竟完好无缺地与石板分离了。”博宇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我们也禁不住一起赞叹:老爷爷太有神通了!

作文看似在写画糖人的手艺高超,其实是在写小作者的好奇。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好奇,让我们领略到了画糖人的神通。保持一颗充满好奇的心,擦亮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令自己怦然心动的瞬间,佳作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画面感:让人物鲜活

博宇就像拿着摄像机对准了画糖人的老爷爷,让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博宇对糖人的描写细致入微,在于他灵活地通过五官联动来观察。竹筒棒上的糖人变得栩栩如生:“摇头摆尾的鱼、英姿飒爽的马、美丽动人的蝴蝶……”这是视觉;“铁锅里的糖浆正‘咕咚咕咚’地冒着泡”,这是听觉;“蜜一般的糖香疯狂传入我的鼻子,我控制不住地伸出舌头,轻轻舔了舔,真甜……”这里有嗅觉也有味觉。多感官的观察与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老爷爷画的糖人不仅好看也好吃,深深叹服于老爷爷的高超技艺。

博宇巧妙运用特写镜头生动地记录了老爷爷画糖人的动作:“他那消瘦的手微微倾斜,手臂在空中划过S型曲线,一股糖稀均匀地落在大理石台上……”通过这整套动作的细致描绘,老爷爷画糖人的画面在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博宇还善于抓住细节特征,通过工笔勾勒,让人物形象鲜活具体。当“我”好奇老爷爷能否铲起糖人时,老爷爷只说了两个字:“你猜?”一个童心未泯的老爷爷形象跃然纸上。还有老爷爷那双黝黑、粗糙的手,侧面印证了老爷爷正是经过无数次苦练,才拥有了今天熟练高超的技艺。整篇作文对老爷爷的外貌和语言着墨不多,这几处细节描写画龙点睛,让老爷爷“活”了起来。

在多角度观察的基础上,博宇通过细致的描写把语言打磨得摇曳生姿,把场景擦拭得熠熠生辉,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出了生动的“现场感”。

小学生的写作有两个需要解决的难题,一是发现,二是表现。葆有一份好奇,去探索世界的新鲜、感受生活的有趣,写作素材才会汩汩而来。面对那些让我们好奇的人和事,不轻易放过,用生动的笔触以画传情,以文载道,就会慢慢摸到习作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