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跪了,《寻梦环游记》

作者:王君 尹东

《寻梦环游记》是一个关于寻梦、误会、选择,牺牲与妥协、生与死、爱与被爱的故事……它不仅是给小孩看的,也是给大人看的。

《寻梦环游记》,竟然直接把我看跪了。

动画片而已嘛——最开初我是这么想的,给小朋友看的东西,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确实牛,难道你还能牛上天啊。但事实就是,人家是真的牛啊!

动画技术就不用说了。如果人家动画拍得比真人还逼真,比真人还像真人,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寻梦环游记》中可可曾祖母的形象,这些天来就一直在我的眼前晃动,挥之不去。

做动画,表面上好像是靠科学技术,但骨子里靠的是对人物特征的捕捉能力和再现能力。而这种能力,再往深了说,是对人的尊重,对人性的理解。设计可可曾祖母这个形象,我想,动画艺术家如果没有对无数老人进行长期观察,内心世界没有对老人们的生活和性情怀着极大的欣赏和理解的话,是做不出来这么真实可爱的暮年老人形象的。

我们的很多艺术作品,只能有一张大众脸,表情很僵硬,更无法区分人与人之间的细微差别。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动画技术跟不上,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艺术创作者眼睛里的“人味儿”本来就不够。我们的文化,过于讲究“和光同尘”“融于大众”,我们骨子里希望人人都一样,个个都差不多。唯有如此,才能天晴地朗,天下太平。

对人的态度如何,是不是真正地懂得人性,都会深刻地折射到艺术作品中去。想装?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啊!

但,动画形象的成功还真不是《寻梦环游记》最动人的地方。

艺术作品是必然要和现实拉开距离的。仅仅只复制生活的艺术不叫“真”,只能叫“傻”。幻想类艺术作品成功的标志就在于:一是在作品中多大程度地还原了我们真实生活的细节;二是我们多大程度上认同艺术作品的幻想式再创造——也就是说,我们是否心甘情愿地被导演带领着走进那个“荒诞”的世界,并且在这个世界中既获得共鸣,又被认同、被影响、被重塑。

人人观影都有一个期待心理:那就是电影说出了我想说出,但我没有能力说出,或者没有能力说好的话。

《寻梦环游记》就是这样一个“会说话”的作品。

它成为我们潜在愿望的代言人。而这些愿望,深埋在我们心灵深处,甚至自己都无法察觉。

《寻梦环游记》深悉现代人的矛盾心理,所以,它创造出一组组多元对立的形象,建构了一个个新的价值评判标准,直击现代人的灵魂痛处,由此拂去尘土,再现生命的真相。

比如,关于生和死。

现代人几乎做到了享受生命的一切,唯有一个问题实在无法解决,那就是“死亡”。在坚硬高傲的“死”面前,富可敌国的金錢和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依旧显得滑稽可笑。

于是《寻梦环游记》告诉你:我们并不会真的死去。传统意义上的“死”只是另外一种“生”的开始。《寻梦环游记》中的幽冥世界并不如中国文化中的“地狱”那般可怕,也不如中国文化中的“天堂”那般幽深苦寂。那完全是另外一个人间世界——一模一样的烟火红尘,一样繁华,一样温暖,一样热烈,当然,也一样充斥着自私、阴谋、暴力和犯罪。那简直就是人间的翻版。

哇,我们其实没有“死”,只是像旅行一样到了一个另外的地方,开始了另外一段生活罢了!

这对于恐惧死亡的现代人,是多么大的安慰。

但是,《寻梦环游记》也自定了一个“死亡”的标准:如果你的故事不再被生前的亲人代代流传,如果你不再被活着的人纪念,你就将真正死去——彻底地,决绝地,灰飞烟灭。

这真是一个天才般的构想:创作者以最古朴的方式,回答了一个永远经典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创作者的价值观很清楚:一个人的价值,在于生前为你的家人,为这个世界,做出了多大的贡献,献出了多少爱。并且,你因此而获得了多少尊重,多少爱。你获得越多,你被纪念,被爱的可能性就越大,你就越“活”得长久。

爱和纪念在,你的生命就在。爱和纪念永恒,你的生命就永恒。

《寻梦环游记》的故事就是围绕着小男孩儿米格为追求音乐之梦,误入亡灵世界,偶遇因为没有家人纪念,而即将灰飞烟灭的落魄歌手埃克托展开的。在米格的帮助下,最终误会消解,埃克托重寻爱人,重新收获了家人的谅解和爱,获得了“永生”。

据说是墨西哥的亡灵节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好的艺术作品,总是以高妙精微的形式安抚和引导着活着的人们自觉地走向更加丰富、完满、宁静的人生。《寻梦环游记》建构的价值世界,不可谓不惊艳。

又比如,电影中展现的另一组尖锐对立:什么样的活法,才是最值得的活法?

电影一开头,用很多的篇幅介绍了米格的高祖母伊梅尔达的战斗人生。这位米格家族的先祖,是一位倔强的女人。她的丈夫埃克托因为痴爱音乐而离开家庭,从此没有再回来。伊梅尔达因爱生恨,从此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做鞋。做鞋成为米格家的家族事业,他们代代以做鞋为生,成为当地最有名的家族工厂,所有的子孙后代都必须从事这个职业。

但第四代孙子米格却热爱音乐,执着不渝。于是,电影故事的矛盾冲突产生。

伊梅尔达选择做鞋,而不是做其他的,显然是对抗丈夫的一种特殊方式。

音乐是虚无缈缥的,但鞋子,代表着脚踏实地。

音乐是精神层面的,但鞋子,是物质层面的。

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鞋子,是最可触可及之物。

音乐千变万化是最不可把握的,但鞋子,其基本形态千年万年都不会发生太大改变。

音乐对于个人而言,是永远成长的。但鞋子对于个人而言,是相对固定的。脚不变,鞋子就不变。

音乐是摁不住也抓不住的,它不受制于人。但鞋子,是可以用脚踩在地上的,它永远是人的奴仆。

所以,鞋子和音乐,代表着两种人生形态:

一种是追求精神层面的,像埃克托和德拉库斯,立志要为世界歌唱,所以背井’离乡闯荡天涯。

第二种是物质层面的,像伊梅尔达,世世代代率领子孙扎根乡土,以做鞋为生,并且视子孙从事另外的职业为叛逆。他们对音乐恨之入骨,认为那是地狱之门,死亡之路。与其说伊梅尔达恨音乐,不如说她是恨以音乐为外显形式的流浪、飘忽的生活状态。音乐带走了她的丈夫,也埋葬了她的幸福。

电影故事是从两种人生的对立开始讲起的,但最后,是以两种人生的和解结束的。

因为有了米格的寻梦环游,种种误解逐次解开:

爱音乐的埃克托在流浪追梦的过程中早就领悟了家的重要。由生到死,他一直在寻找回家之路。

而仇恨音乐的伊梅尔达也在拯救米格的过程中发现,在她的心中,依旧埋着一个音乐梦。从阳间走到阴间,她依旧热爱歌唱,热爱丈夫。被她视为洪水猛兽的音乐,一直在她的灵魂深处悄悄生长。

而只有音乐,唤醒了他们唯一的女儿可可,让她在垂暮中苏醒过来,重拾对父亲母亲的怀念,让埃克托得以被想念和纪念,终于不再堕入“真正死亡”的深渊。

埃克托和伊梅尔达最后的和解,其实是两种生活方式的和解。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理解爱人的活法,寻找不同活法之间的平衡点,彼此在对方的活法中去感受更丰富多元的生活,这才是最完美的爱情。

我们可以不同,但我们理解彼此的不同。我们因为不同而更加相爱。在《寻梦环游记》中,伊梅尔达懂得这个道理,付出了四代人的代价。那么,我们呢?

而只执着于自己的梦想,甚至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惜一切代价的人,不管他们在现实中有多么成功,但这样的人生,只会给世人敲响警钟。

电影中的另外一个主角,墨西哥歌神德拉库斯的下场,就起到了这样的告诫作用。

德拉库斯是一个梦想家,更是一个野心家。为了霸占歌,德拉库斯甚至不惜毒死了埃克托。为了成功,这个人可以不择手段,可以翻云覆雨,可以六亲不认。虽然不管在阳间还是阴间,他都獲得了暂时的成功,成为众人的楷模。他的人生也曾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盛极一时。但阴谋总会破产。他在阳间和阴间的死法相同——都是被一口大钟砸死——作者这样的设计不可谓不意味深长。

是,电影想告诉我们: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但不能够因为自己的活法而伤害了别人。你要让自己活,但也要让别人活啊!

电影深刻表现的第三组矛盾是年轻一代和年老一代之间生活价值观的矛盾。

伊梅尔达是这个家族的祖先。她倔强勤劳,充满智慧。她用自己的艰苦奋斗拯救了“失爱”的自己,也创造了家族的辉煌。但这一切也让她成为这个家族的“暴君”。她把她对音乐的看法和诅咒顽固地植入了后人的心中,她成功地控制了她的第二代、第三代。他们只能走她的道路,认同她的价值观,成为跟她一模一样的人。

而且,没有人质疑这是有问题的。

她所有的后人都亦步亦趋地跟在这位先祖后面,不敢也不愿越雷池一步。他们成功地活成了先祖的样子,不仅做着跟她一样的工作,也用跟她一样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这个家族因此连续四代和音乐绝缘。也就是说,他们连续四代,不曾有新鲜的梦想,不曾有新鲜的活法。

如果不是米格的出现,这一切,没有人觉得有问题。

米格打破了一切。他质疑先祖,反抗先祖。他让整个家族陷入恐慌和混乱,但最后,也因为米格的坚持和努力,最终不仅拯救了伊梅尔达和埃克托,也重新让音乐之光照耀在了这个家族的头顶上。

这一代又一代,只知道埋头做鞋,不再有遥望星空意识的家族,终于获得了新生。

这个故事也因此找到了最好的平衡——

我们得面向来路:叩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只有一个家族心心相印、代代怀念,才能让我们的生命得以永恒。

我们又得面向未来:叩问我们要向哪里去?只有一个家族心理模式的持续内省和更新,才能让我们的生命得以发展。

关于《寻梦环游记》,我要说的还有太多太多。好作品,本身就是生生不息的。

2018年3月5日,这部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第19部动画作品,获得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

作为中国观众,我只能心服口服地说,这个荣誉,实至名归。

下面是我的一个学生发表的关于“中国动画片为什么不好看”的见解。虽然文笔还很稚嫩,但也表现出孩子对动画片的审美期待。值得一读。

论什么是好看的动画片

文/清澜山学校 李德元

我看过浪漫的《泰坦尼克号》,也看过神奇的《哈利·波特》,还有勇敢的《蜘蛛侠》和令人激动的《星球大战》。当然,作为小孩,我更爱看动画电影。我看过超级搞笑的《小黄人》,景色美丽的《海洋奇缘》,不可思议的《头脑特工队》,笑中有泪的《欢乐好声音》,感动得我痛哭流涕的《寻梦环游记》。

这些电影中,我没说到一部中国动画电影。因为大部分中国动画电影好像都拍得很低幼,让人想笑都笑不起来:有些电影为了让人笑,主角自己就不停傻笑;有些电影为了让人感动,就在剧中莫名其妙把主角杀死;有的内容总是打打杀杀的,根本不适合孩子看;还有些台词很不雅……举几个例子:

①《奥特曼》本来是日本拍的,很好看,我特别喜欢。可有一次,我在网上发现中国翻拍的《奥特曼》,内容全都变了,剧情特别狗血,根本让人看不下去。

②有部动画片叫作《猪猪侠》,说的是从前有只呆猪,穿上了铠甲——可还是只呆猪,没什么故事情节,这样的电影,我宁肯一天写50页习题也不想看!

③还有一部叫《果宝特工》的动画片,里面的对话和内容根本不适合小孩,打打杀杀的,有很多尸体和血,甚至还通过抄袭外国的游戏来吸引孩子。也不知人家知道了会怎么想,反正如果是我的话,一定会感到很丢脸。

而与这些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迪士尼的一些动画片,它们一般长这样:

①涉及面广。迪士尼动画片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天空到海洋,从古代到未来,从宇宙到大脑,从婴儿到灵界,从动物到玩具,从战争到和平……迪士尼无所不在。而迪士尼也不只是儿童电影公司,它也是大人的天地,著名的漫威电影也在它旗下,像《蜘蛛侠》《复仇者联盟》《钢铁侠》《美国队长》等等,这些精彩的电影吸引着全世界的人。

②生动细致。在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中,每一个故事都曲折生动,每一个画面都五彩斑斓,每一首歌曲都令人难忘,每一个角色都栩栩如生,就算是配角——那些路过的吃瓜群众也被设计得与众不同。

③励志感人。迪士尼的动画片都充满正能量,没有一部不是史诗级作品,故事的主人公一般都经历有挫折、失败,会伤心;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会一路坚持,最后迎来阳光。迪士尼的很多电影都会让人感动得痛哭流涕,就连大人看了也一样。我妈说,这些年她看电影哭得最多的,就是看迪士尼动画片。

我不是故意贬低中国的动画片,我只是希望中国的动画片编剧和导演们要多去了解孩子,要有爱、有感情,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那样今后中国的动画片才可能有质的飞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