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重要一课”

作者:姚秦川

1937年10月,徐悲鸿从桂林辗转来到重庆,在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那一年除夕之夜,徐悲鸿独自漫步在嘉陵江畔,看到远处迷茫的灯火,再想想自己依旧不稳定的人生,那一刻,情绪低落的他不由得悲从中来。

正走着,徐悲鸿在暮色中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拾荒老妇人,一边走一边捡着地上的破烂,甚至还捡起别人扔掉的半个馒头,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然而,令徐悲鸿惊讶的是,老妇人并不在乎路人投过来的异样眼光,吃完后,她竟然还开心地哼起了小曲。如此艰辛的生活,老妇人非但没有表现出一丁点儿的悲伤,反倒像是一个丰衣足食的贵妇人,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顺。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再联想到自己面对困难时并不坚强的意志,徐悲鸿的内心被震撼了。他不由自主地把手伸到衣袋里,急匆匆掏出所有的钱,塞在那位老妇人手中。老妇人接过钱感激地连连鞠躬,然后拄着拐杖消失在夜幕中。

此时,徐悲鸿的内心再也不能平静,一丝灵感在他的脑海里翻腾。他疾步返回宿舍、摊开画布,那贫苦老妇人的形象,再次鲜明地映在他的脑海里。黎明前,徐悲鸿创作完成了一幅名为《巴之贫妇》的作品,成为了他后来的代表作。

从那之后,徐悲鸿一改往日的悲伤忧郁,而是以健康饱满的心情去迎接每一天的到来。他曾在日记中记载,自己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位拾荒的老妇人,是她让自己明白了如何乐观地笑对人生,给自己上了最重要的一课。

◎萤火小语: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生活中,能够带给我们教育与启迪的人很多,他们或许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也或许是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他们的一句话、一个表情,都有可能带给我们极大的感触与启发。

◎文题延伸:感谢为我提灯的人;笑对人生;这里也是课堂……

(冯国伟摘自2018年5月10日《人民政协报》)

窗外视野

“烂尾”136年的教堂

刘志坚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基督教堂“圣家堂”,自1882年开工,到2018年依然还有近30%的工程没有完成,可謂史上最牛的烂尾楼。按说这座烂尾136年的教堂,应该备受世人的诟病,可是恰恰相反,它不仅成为西班牙的国宝,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圣家堂最初的设计师并不是安东尼奥.高迪,而是弗朗西斯科·德·比利亚尔。一年之后,比利亚尔辞职了,由高迪接任这一工程的总建筑师。高迪仔细研究了比利亚尔的设计方案,决定推翻原有的设计,突破基督教堂千篇一律的传统格局,用螺旋形的墩子、双曲面的侧墙和拱顶双曲抛物面的屋顶,构成一个极具象征性的复杂结构组合。方案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认为尽管他的设计称得上气势恢弘,但施工周期将要拉的很长。但高迪却固执己见,认为草草完工是对上帝的亵渎。最终,高迪的坚持得到了认同。

在高迪的主持下,圣家堂只求完美不赶工期,每一个细节都精心打磨。为了心爱的建筑,高迪自1914年起不再承接其它建筑工程,全身心扑在教堂建设上……到高迪1926年去世,经过44年的雕琢,教堂才仅仅完成了东立面耶稣诞生阶段。可这蜗牛般的速度并没有损害高迪在巴塞罗那市民中的形象,相反给他送葬的队伍从医院一直排到了圣家堂,人们已经被他不朽的建筑和执着的匠心深深折服。

高迪去世后,圣家堂因为西班牙内战停建,直到1952年,工程得以继续建造。继任者们忠实地执行高迪的设计,一丝不苟地建设着。如今,圣家堂依然在建造,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纷纷前来一睹它的风采,很多人在这座倾注了高迪毕生心血的教堂前流下了热泪。在人们的心目中,这座烂尾136年的教堂已经不再是建筑,而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

◎萤火小语:这座教堂其实不是“烂尾”,而是一直如一棵大树般在生长。只不过,在它生长的每个阶段,都是对自我的坚持与完善,它一点一点地在长高,也一点一点地变得越来越好,它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种追求极致的精神。

◎文题延伸:追求无上限;最美;慢慢来……

(心情摘自搜狐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