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好声音

关键词·科学和人文

科学真正的伟大之处不止为人类带来一些物质的财富,更多是要优化人类的精神,创造更高尚的人文。特别在中国社会处在一个转型时期,它不光是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在整个的世界竞争格局中保持我们的经济强势,还应该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转型,中华民族的精神不转型,新型的人文不能创造出来。

爱因斯坦在加州理工给学生发表讲演中说:“如果你们想使自己的一生工作有益于人类,你们只懂得科学和应用是不够的,关心人类,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把他这句话再延伸一下,我提出一个说法:人文才是科学的崇高目标。在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人文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是许多人一个很大的迷惑,很多人觉得人文像是一个点缀,像我们在科学伟大成就面前做一点点美学的点缀一样。所以,现在我们过分把科学看成是一个打工仔和壮劳力。我们中国人往往容易忽略科学本身是人类一种非常崇高的精神力量。科学的振兴、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当然直接服务于我们的经济建设,我们的综合国力的提升,但是它更崇高的目标是刷新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文气质,刷新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9月5日,著名科学史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国盛,在西湖大学的人文讲演。他指出,科学的发展有赖于相应的人文环境,科学的世界图景植根于更深层的哲学诉求。吴国盛认为,一个国家表面看起来是科学落后,实际上是人文落后。今天的某些思想把人文变得含混,让人搞不清它的价值在哪里。事实上,人文教育是科学教育内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对人文做声张、解释,唤醒大家对人文的重视很有必要。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礼·考工记》中,工匠便承载起传承和守护世间万物的责任。时过境迁,“物”的范围大大扩展:它可以是程京院士手中以厘米计的新冠核酸检测芯片;也可以是“修书人”杜伟生从故纸堆里复原而成的敦煌遗书;可以是王利明教授参与编纂的、凝聚中国智慧和时代风貌的《民法典》;也可以是孟剑锋采用古法工艺,錾刻而成的冬奥会金徽宝。

关键词·匠心

世间无论何物,弃之则亡,守之则成。精于工,匠于心。与其说,工匠精神是一种对手艺的执念;莫如说,它早已成为万物发展、时代进步不可或缺的灵魂。在广袤的土地上、在繁忙的工厂里、在安静的实验室内、在闪烁的屏幕前……工匠精神不仅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阶梯,更是成就公共价值的法门。

放眼疫后世界,工匠精神更显珍贵。当孤立主义、单边主义回潮,倡导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拉起铁幕;当发达国家集体陷入衰退,全球产业链也遭遇重创,中国的未来发展,已经越来越依赖于我们自己的本事和能量。

我们坚信,工匠精神就是汹涌大海里的定海神针,风高浪大抵不过“一寸匠心”。毕竟,每一寸匠心都是中国经济跨越山海的底气。

——9月17日,新京报2020“大国匠心”致敬特刊

关键词·思想

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郑敏,今年7月18日她过了100周岁生日,“但是每天都觉得,我还没走完呢”。郑敏集诗人、哲学家、教授、歌唱家于一身,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闻名于诗坛,是“九叶派”诗人中如今唯一在世的一叶,被誉为“中国当代诗坛的常青树”。她的诗歌充满哲学的沉思和人文的气质。读她这首广为流传的诗作——《金黄的稻束》,耳边传来了她仍然年轻却发人深思的声音。愿郑敏老师的坚实厚重的金色稻穗也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延续在和他们有过接触以及无数没有接触过的人中间而得以永恒。

編辑/华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