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孩子感性童真的回归

作者:王彬

  【适用话题】平等与尊重 沟通与交流 审视现实 反思与回归

  倘若真的存在这么一个对自己家庭分析得一针见血,对人生道路规划得极其清楚的孩子,也不要急着给孩子贴上功利冷血的标签,因为孩子是从周围环境中所知所感。但无论真假,这个话题在当前引发的舆论热潮,网友们的“深有同感”,更像是其戳中现实,戳中痛点的最佳佐证,需要我们好好审视当下。

  孩子的说法错了吗?未必。这样的思维某种程度上与社会现实相契合,但却触碰到了“子不嫌母丑”的社会观念。把自己和家庭分得清楚没错,但或许忽略了一些美好东西。在多数人看来,一个精英学子不应该只会单向思维地思考。一个成长在正常家庭中的成功人士再聪明、再成功,父母再无能、再没钱,成功的背后都少不了从父母这儿的索取。而孩子传递出的理性远远大于他这个年纪该有的感性。

  孩子的感受,是现实最好的反映。自己家庭在物质上与“别人家”的巨大差距,社会上对金钱、权力、能力的崇拜,让孩子看清了必须得十分努力才有可能改变现状。压力和差距是孩子话语背后的社会现实。

  板子最终也要拍在父母、学校和社会的身上。父母或许不自觉地把社会层面竞争压力大的焦虑传导给了孩子,孩子看似理性,看似冷漠,但依然是个努力让自己看上去像大人的小朋友,或许缺少一部分来自父母的软绵绵的感性的爱。“父母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当父母”,所以不要用自以為很好的方式去爱孩子,去教育孩子,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合理的沟通方式来抚平一些误解,让第一次为人父母与子女走得顺畅一些。学校也该好好考量一下,电子产品是否真的是教学必需?应该怎样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加单纯的学习环境?对社会而言,物欲横流下的竞争现状或许难以改变,适当的竞争压力对孩子成长而言也并非坏事,但别把这些在孩子身上无限放大。

  小大人,或许聪明、冷静、独到,却往往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压力。所谓的“回归感性童真”才是我们期待在这类努力上进的孩子身上看到的更好改变。

  (摘自2017年8月29日《中国青年报》)

  【素材分析】一个孩子能说出与他年龄极不相符、极不相称的话,那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了。是时候反思我们的社会与教育现实,到底出现什么问题了。孩子即未来,且让我们用最大的真诚去尊重孩子的思考,用最有力的行动去做一个致力于呵护孩子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吧。

  (特约教师 夏子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