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能别给我们当“导师”

作者:琪桑

  一个1996年出生的小朋友给我发私信,说自己快得抑郁症了。追问下,才知道小朋友刚从干了两年的老东家辞职,现在觉得当初是一时冲动地闹情绪,感到很后悔。“你辞职的情绪是怎么上来的?”我问。她给我转来一个帖子,是某个梦想秀里的“青年导师”的一段话,言辞雄壮,大意就是无聊的工作就是浪费人生,意义从摆脱这份工作开始。

  小朋友觉得很生气,埋怨该导师误了自己。这遭遇真是太熟悉不过,身邊的年轻人,包括我自己,也经常因为某位青年导师的一席话,从而做出改变人生轨迹的决定来。有像这个小朋友一样愤而辞职的,也有打鸡血拼命工作赚钱的,还有卖房卖车出去走走看看的,当然也有踏踏实实经营小日子的。

  结果呢?大家都过得开心吗?那个“快抑郁”了的年轻人告诉我们,从青年导师那里,不是每个人都得到了问题的解药。怪青年导师吗?当然可以怪,这个“误人子弟”的锅背起来还真一点不冤枉。“导师”成为逐渐被“污名化”的身份了,没有什么知识、智慧和道德的门槛,好像任何人都可以进来混个“导师”当当。最好再限定一个群体,比如“青年”导师,毕竟青年群体基数大,戴上这顶帽子,就可以挽起袖子为青年指点迷津了。你生活得不开心啊,那出去看世界啊,寻找你的诗和远方就好了。你觉得人生无聊啊,那是你工作不努力,等你不穷就好了。

  这个段位的青年导师还属于比较低阶的,毕竟还站了队,说了倾向和观点,冒着听你的话的人事后算账的危险。更高明的青年导师是不着痕迹的,好坏话都从不说满的,表态观点是绝对没有的,提倡“养身修灵”“听心里的声音”,反正你怎么理解都行,我是不会指路划道的。如此,成了归我,崩了不赖我。

  现在市场上充斥着这样的青年导师,倚仗比我们年长几岁,多了些知识和阅历,就傲慢地指点后生了。他们通常是不在乎青年人真正在想什么的,把自己或周边人的故事改编成励志帖或鸡汤文,强调选择,却不告诉做出选择基于的所有维度;强调意义,却不告诉追寻意义的可行途径。倒不是说要一棍子打倒所有对青年有所建议的人,真正有料有品的过来人是不会看不起年轻人的,不会轻薄地将我们当作傻子,给出一些不知所云的废话。

  为什么导师市场如此火热?所谓无利不起早,混成个小有名气的青年导师可是有不少利处的。作为一名青年导师,出书、演讲、开班授课等都是最基本的流程,段位再高点还可以聚拢起一帮粉丝、会员,有了受众自然就有了影响力,影响力即经济,自然不乏变现的方式。

  但凡什么事情发展火热,一定是有需求,我们抱怨怎么任谁都可以摇身一变当导师,却忽视了这也是我们年轻人自己造成的。面对学习、事业和生活中的问题,我们第一反应不是反躬思考,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寻找解决办法,而是惯于向外、向更有阅历、更成功的过来人求问“高见”和“指点”。所谓的人生导师,都是我们给那个不自信的自己找来的“权威”和“认同”,即使他们比自己靠谱不到哪里去。

  我们一直在说,要做自己思想的主人,这比找个可信赖的导师难多了。有句话说,很多不切实际的建议都来自酒肉朋友和远方亲戚。此处应该再加一条,还有身边无处不在的导师。如何身处意见的洪流当中不盲从、不迷失,还是要靠独立思考带来的精神自主,如此才能摆脱精神拐杖,才可以硬气地怼一句:“你能不能别给我们当‘导师’?”

  (摘自《中国青年》2017年第15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