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见不平,敢于相助

作者:李丽

环卫工人陈阿姨被一个正在健身的大妈辱骂,原因是陈阿姨打扰了她健身。热心的市民劝阻她,她却不听,还报警说:农民工打人。围观的市民看不过了,将她围住等警察到来为陈阿姨作证。由于市民的帮助,事情最终以那位大妈向陈阿姨道歉并赔偿得到了解决。

这样的热心群众,换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或许还不足为奇,但在今天,却显得弥足珍贵。我们见过太多太多冷眼旁观者:老人倒地没人扶,当初的“小悦悦”事件,有十八位冷漠的路人从她身边经过,却没有一个停下来把她抱起送往医院。这些冷漠的人心冷漠的人,无一不在拷问着我们现今社会脆弱的灵魂。

这令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中国人,不是最讲求助人为乐的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是我们千百年来一直推崇的侠义精神吗?可为什么面对急待施救的弱者,我们却只选择拍视频,发微博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了呢?为什么我们只敢躲虚拟在世界里义愤填膺地伸张正义,在现实世界里却选择做个沉默者呢?

终究,还是我们太过功利,太过浮躁了。丢掉了人与人之间的情分,看得到的只有利益。老人倒地,不敢扶,讹上我怎么办?路边有人吵架了,不敢劝,牵连到我怎么办?在公交车上看到小偷偷人东西,不敢说,找上我怎么办?这都是围观群众的内心想法,你或许会想,这些想法很对啊。是很有道理,没错。可你有没有细想过,这些“不敢”终究是害怕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什么时候,材料中的热心市民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我们中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如果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温情,即使是陌生人,也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到那时,我们的国家,才算得上是发达国家,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足以令人钦佩。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国家和社会的一分子,都应该为它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其实,不需要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需要下一次你看到街边有人吵架,从第一个出声劝阻他们开始,那时你会发现,其实有好多人都会和你一起,你只是第一个人,并不是唯一一个人。

评语

当代高中生不应只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而要做时时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社会人。小作者以冷峻的思考認识社会中虽是个例却又普遍存在的人性问题,体现了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开头对材料进行了简述,紧接着通过对比发问,探究人心根源。又从小处着笔,号召每个人从身边小事做起,一起为挽回社会良贡献微薄之力,共筑国人精神堡垒。条理清晰,由现象到时本质,从原因到做法,语言平实却能打动人心。(指导教师 王贵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