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遇见苏轼”的看点在哪儿

作者:未知

作为一种创新教育的方式,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思考,是教育的一种进步

最近,一篇名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其展示了5份清华附小6年级小学生关于苏轼的研究报告,篇篇“惊艳”。比如在《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中,作者通过大数据分析,把苏轼所有诗歌梳理了一遍,得出各种关键词,还把这些关键词和苏轼生平联系在一起,资料翔实、堪称惊艳。

无论是对选题的把握,还是对数据的分析,这些孩子都显得比同龄人“技高一筹”,也因此,质疑声随之而来:家长究竟帮了多少忙?

对此,该班老师易博介绍,在研究过程中,家长只在一些细节上给予帮助,比如寻找计算软件,绘制折线统计图等,剩下的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在“课题研究界”,他们早已是老手了!据校方介绍,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学生们已做过十几次课题研究了。除了观察种子成长,还研究过鲁迅、雾霾——研究地铁雾霾影响时,一名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去北京的七个地铁站分别测量了空气指数,得出“地铁空气质量与地面相差无几”的结论。

所以,“當小学生遇见苏轼”所形成的冲击力,与其说是网友惊讶于小学生的“逆天能力”,不如说是其背后教育理念的巨大差距。

事实上,这种探究性学习在欧美不少国家的小学教育中已是常态,美国很多学校甚至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小学生动手做“课题研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家长只扮演指导者的角色。这种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以探索、发现的兴趣参与其中,慢慢培养各种能力,而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和干扰。

我国近年来也在倡导探究式教育,但真正践行的学校不多。“推进中小学探究式教育,重在体验研究过程本身,也应相信孩子的创新潜力。”教育专家熊丙奇说。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学习中真正的主角,诚实、自信、快乐地成长。

媒体评点:让学生做“苏轼作业”,是一种先进理念下的探索方案。但客观地说,这或许是当下为数不多的个案。但从发展来看,类似尝试会越来越多——无论是转变教育理念,还是加大资源投入,应该让“小学生遇见苏轼”更常见、更普遍,让更多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新京报》《广州日报》)

话题拓展:教育理念;学习的乐趣;进步与创新;学会自主思考……

(资料来源:《新京报》、澎湃新闻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