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城巷

赶上中秋和国庆双节假日,不出门简直是“暴殄天物”!

假期第一天,我们的目标是重庆的山城巷。

天有点漠漠的阴,空气有些潮湿,清秋的感觉扑面而来。山城巷依山而建,景如其名。沿崖而上,街巷梯道旁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各异:刚转过欧式的教堂和领事馆,旁边半掩的门后竟是一处小院;这边吊脚楼边斜倚着一辆童车,那边防空洞里正煮着火锅……随处可见的特色小店都在曲径通幽的巷子旁立着,难怪这里被称为重庆的“建筑博物馆”。

我们随着人流,不紧不慢地前进。脚下是斑驳的石板阶梯,被常年的风雨浸染出了时光的味道。

巷子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与相向而来的游客侧身擦肩而过时,会有一种在时光里相遇的奇妙感觉。

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山崖的老城墙上。城墙随着山势高低起伏,一溜古老的灯笼一直蜿蜒到山顶,可以想见晚上点亮后,那一条辉煌灯龙的美丽。

走着走着,我们看到城墙边有一处观景台,上面有不少游客都在朝外张望,我们也上到观景台,找到了一个好位置。向外望去,脚下是滔滔江水。用心凝视,我发现江上正慢慢生起雾来。刚开始,水面上像冒出了极淡极淡的白烟,你怀疑这只是凝视的时间太长,眼神恍惚出现的错觉;渐渐地,白烟缭绕着,缠绵着,一缕缕,一条条,互相依恋在一起;接下来,它们随着风,沾着水,你触触我,我碰碰你,分分合合,形成了一团团半透明的雾,在江上随波飘荡……再往上游看,宏伟的长江大桥、沿江的马路、江对面半山腰的楼房……不知何时,它们都长出了大簇大簇蓬松的雾气,天水之间好像忽然落满了大大小小的云,把我们目力所及之处都变成了仙境。更妙的是,一条船恰好在此时驶来,它仿佛直接开进了天宫,引得城墙上的我们发出了羡慕的惊叹——不知道身在那条船上的人会不会觉得自己正在仙境中穿梭呢?

片刻工夫,船已经驶出了白雾,船尾还拖曳着一条薄薄的白纱,白纱恋恋不舍地跟着船,仿佛要挽留这位过客。但,终于,船还是慢慢驶远了,薄纱也慢慢地淡了。我的眼睛似乎也有些倦了,看不清那些白雾了。再向四周看看,我才发现,不是我的眼睛累了,而是雾气正在消散呢。它们来去潇洒,前后不过十几分钟,就江朗风清,换了人间,只留下我们这些有幸欣赏了这场“只应天上有”的表演的幸运儿,还在目眩神迷,赞叹不已。

又等了一阵,确定不会再起雾了,我们才转过身,继续旅程。我一眼就看到背后的石墙上写着四个大字——“勒是雾都”,不由得会心一笑。

清秋,在山城爬山,在雾都看雾,谁说这不是一次完美的旅程呢?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小学四(10)班

指导老师:许 丽

小酷龙评分(满分1 0 分)

选材分:8分出游“安利”千千万,本地人的推荐最靠谱。这不,小作者选择的出游地点——山城巷步道,既能让你近距离感受重庆这座山城独特的地形,又能让你欣赏到山景与江景,运气好的话,还能观赏一出“云雾表演”,这波“带货”够有吸引力吧?

描写分:10分显然,意料之外的“云雾表演”是小作者的重点描写对象。他从起雾写到雾散,让一幅“江雾图”在读者眼前缓缓铺开。对很多人来说,雾是一种很难描写的自然现象,小作者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描绘雾在形态上的多变,还“安排”了一艘船来营造动静结合的美感。果然,写雾,还得看“雾都”出身的“专业选手”啊!小作者就像一位高明的画家,给山城巷的建筑“画素描”,给江景“画水墨画”,“构图”精妙,“浓淡”相宜,“留白”得当,“画”出了一幅绝美的“山城风景画”!

体验分:8分2023 年,一种被称为“city walk”,也就是“在城市里随意散步”的出游方式悄然走红,小作者的这次山城巷漫步就是一次舒适的“city walk”。他和家人并没有做计划,也不知道城墙上还有一座观景台,没想到,这种“无准备”的出游竟然带来了一连串的惊喜。对写作文来说,“惊喜”就是最棒的素材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