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
亮相
大家好,我是汪佳颖。捧书而读,我领略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感受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真挚;为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喜悦而喜悦,被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豁达乐观而折服……我在中国名著中见证历史兴衰,在世界文化长廊中看尽世间百态,书籍是我一生的挚友。
谁是英雄?是奋不顾身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是舍己为人的老班长,是不畏烈火的邱少云,更是用笔杆子救中国的鲁迅。
时间易逝,芳名永留世!
以身卫国的他,在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中坚定地向火力点爬去。黎明前的那一刻,他张开双臂,用身体挡住敌人的枪口,在火热的年纪将自己的生命定格在战场。他是谁?他的墓碑上,烙着坚定的信仰,他是黄继光!四年级时读他的故事,便想到那句诗:“成败何足论,英雄自有真。”黄继光的牺牲是爱国情怀最真实的写照。看到黄继光用胸膛抵住枪口时,我的心中只有崇拜:他可真勇敢!
六年级的一天晚上,当妹妹拿着语文课本请我帮忙品悟《黄继光》时,我再次翻开黄继光的故事,感觉却完全不一样了:我看到的不只是年幼的我以为的勇气,而是永远和人民同在,随时用生命为胜利开道的精神。身立凉土,心怀热血,换就如今盛世,这是他滚烫人生的信仰!他以坚持与不屈诠释英雄的真正定义。
信念铸就英雄。英雄不一定亲身经历过战场的残酷,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敢于直面死亡的何止黄继光一人!鲁迅,一个身材瘦削的浙江人,他曾远渡重洋欲着白裳从医,但是他敏锐地发现,中国人最需该拯救的不是肉体,而是灵魂。于是,他毅然决然弃医从文,走入昭昭殿堂,身着长袍,以瘦弱的肩背撑起不屈的志向!他笔锋犀利,以灵魂作墨,以一篇篇辛辣的杂文洗涤人们麻木又迷茫的心灵。
还有他,经历过战争,幸存于世,走过白雪皑皑,却没能挺过艰险的草地。他忍受难以下咽的鱼刺,将生的希望留给同志。他又是谁?老班长!一点点地消瘦,一点点地憔悴,以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人性之光照亮茫茫草地的夜空。老班长的死不是世界的巨响,而是战友的呜咽。
这一路,我们栉风沐雨,披荆斩棘;我们薪火相传,并肩作战……这一路,无数中华儿女谱写了壮美乐章。他们是英雄,用双脚丈量土地,用鲜血灌溉大地,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信仰创造这泱泱大国如今的盛世华年!
(指导老师:刘桂红)
作文背后的故事
细看课文插图,浓烟滚滚中,黄继光以身躯挡住敌人枪口的伟岸形象一下子吸引了我,他多么勇敢!那场景仿佛刻在了我的脑子里,我要把那一瞬间满肚子的感受倾注笔端。写完黄继光,我在想英雄不应该只有一种形式,但漫漫岁月,泱泱中华,如此多英雄,怎么选择?妈妈看出了我的茫然,帮助我选定了鲁迅和老班长。怀揣着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写作的热爱,我写完了这篇文章。(汪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