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到什么时候才能改变命运

作者:赵巍巍

其实我们这个时代特别尴尬,因为生产方式的迅速转型,我们的知识体系更新比应用知识慢很多,往往学到最后会发现,书本上的东西很多与现实社会脱节。

于是很多人直截了当地说,读书或者学习是没用的,甚至还用很多数据告诉我,你们这些名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也不过就拿三四千一个月,都比不上隔壁初中毕业去学修车的。

我们这代人,从小就被告知“读书能改变命运”,于是都拼了命地考上名校,最后却发现读了很多书,并不能像小时候所想的那样,舒适地站在高楼上捧一杯咖啡,俯瞰众生。

不过后来我也发现,说读书无用,其实也是个伪命题。功利一点说,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获得一个比较优势,以便在竞争中胜出。

在旧时代,读书的人普遍不多,所以读了四书五经的就很吃香,但现在大家都是大学文凭,都读过那些必备书目,自然就丧失了原本“读几本书能改变命运”的知识优势。

所以,与其说读书无用,不如说你自己无用。归根到底,还是你自己读书太少,没有比别人更强。

曾经在一次专业讲座上,我给大二的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底下一位学生跟我说,他现在感到特别迷茫,上了大学后,开始怀疑人生,觉得继续读书没什么用,没必要学高数,也没有必要学习C语言,不知道这些有什么用。

其实,我们之所以会感到迷茫,还是因为读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读书越多,自己人生的可能性就越大,看到的世界就有可能越不一样。

比如我小时候读鲁迅,常想鲁迅写文章也没多少出彩的地方,看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也觉得和钱钟书他们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现在读书杂了,有时与父母相隔万里,在异国他乡,再读到朱自清的《背影》,心里如同牛毛细针在扎,眼眶也有些湿润。

我开始读国外书籍时,就觉得雨果比钱钟书还厉害,简直直逼孔圣人的地位。但后来读得更多,觉得各有各的好法,作家们写作的方式不一样,毛姆有他自己的情怀毒舌法,斯泰因阿姨有她的大妈吐槽术。

我们在大学学的物理学,很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但是从物理知识衍生出的做人的道理,做题的思路,看问题的角度,包括你上课老师的言传身教,你要是不读书不学习就没有机会感受到。

所以,在一开始读一本书,并不能给一个人带来多大的改变,但是不读书,却能很轻易地改变一个人。

很多书,最开始就像一道关着的门,你把它们都看一眼,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儿。然后你就朝着那个通道走过去,进入另一个有很多门的大房间。

往窄里说,很多文学性的书,本身就是很多作者们用文字构筑的一个个世界,是作家们自己的生活体会,以及有趣的事情。

就像某个作家说的: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给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是诗歌;一个人被推到水里又被拉上来了,就是戏剧。

读到这些,往往会身心愉悦。当然,我们也不要对读书指望太多。比如,世界不会因为读书而变得和平。但对于个人而言,看书多了,就不太会和自己为难,你的世界也会因此而有趣一点。

现在很多长辈会说:你要去读书,你要好好学习。

但是,他们没有告诉你,你需要读哪些书,你该怎么读,也没有告诉你要读多久才能改变命运。当然,这些他们也没法告诉你,即使他们已经是有名的学者。因为一旦说了,就有可能限制你某些方面的可能性。你要读哪些书,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生活和书都会慢慢告诉你。

也有位长辈谆谆教诲我,沒必要去读很多书,像我这辈子没读过四大名著还不是过得很好?

我觉得前央视主持人王利芬老师回答这类问题的一句话颇好,她说:不要让时代的悲哀,成为你自己的悲哀。

我想我一定也会告诉我的孩子,多读点书吧,读书能改变命运,尽管那很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怦然心动]

读书不该抱着一种功利的心态。读书仿佛是画一个圆圈,书读得越多,画出来的圆圈越大,即你接触和了解的世界外延越大,这种“可能性”才是读书的方向。曾经有人问我儿童读国学经典的好处,它绝不是一时就能显现出来的,而是当你生活打开到一定范围,当你的阅历积淀到一定程度,它才能和你的储备勾连起来,发生某种强烈的反应。正如作者所言,踌躇满志的少年时期读不出朱自清散文的好,而到了年岁渐长、远离父母的时候,才会读懂亲情濡湿眼睛的况味。“读书能改变命运”确实需要时间,但是这种“可能性”本身就是读书的一种巨大魅力。

【文题延伸】读书的魅力;读书改变命运;读书教会了我__________……(小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