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彩的人物警句素材最滋养的心灵启发片段

作者:未知

一个年轻的人,一双新鲜的眼睛,再平凡的事都向他闪烁着光芒。

——阮义忠

阮义忠曾被业内誉为“中国摄影教父”,年入花甲之后,照片越拍越少。2017年初,家乡宜兰的美术馆邀请阮义忠举办一场大型摄影回顾展《回家的路上》,67岁的他重新燃起对摄影的激情。他整理了从没发表过的老照片,有时,他会把一些重见天日的旧作放上社交媒体,有些网友从照片中认出年轻时的父母、祖父母。“民众感谢我替他们保留了连他们自己都忘掉的记忆,让我感觉,那些老照片的力量现在才开始真正地展现。”1976至1982年,阮义忠在台湾通俗刊物《家庭月刊》工作,那时交通不便,完全没有旅游资讯,他凭一腔热情探访了很多陌生的地方,除了吃饭睡觉,相机就背在肩上,随时注视迎面而来的一切。

【适用话题】记录生活;找回初心;发现美的眼睛……

无论是在不知所措的焦虑中,还是在彻夜赶工的困苦里,都没有放弃过敢想敢做的信心,没有怀疑过青春的无限可能。

——晏劭廷

17岁的晏劭廷就读于深圳国际交流学院高二,2017年,他获得红点奖的最佳设计奖,成为史上最年轻的红点奖得主。红点奖是国际上公认的工业概念设计的最高奖项,迄今已超过60年的历史,素有“国际工业设计的奥斯卡”之称。晏劭廷的这个获奖作品叫Smart Helix ,中文名“机智螺旋”。我们在挂画的时候,打钉子经常会打歪,于是晏劭廷就发明一个东西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晏劭廷兴趣爱好挺多,主要是做手工,还有弹吉他,跟双胞胎哥哥组织了一个学校30多年来的第一支摇滚乐队。为了参加红点奖,他把过去三年来的几百份获奖作品都看了一遍,又花了一两周,学了渲染和3D建模,最终做出了自己的设计。

【适用话题】青春正能量;敢想敢做;相信自己……

我觉得自己需要时间来证明,随着年龄增长,我会成长得更好。

——黄璐

2017年,黄璐至少接了5部长片、一部短片,都是女主角,还去了七八个电影节、纪录片影展做嘉宾和评委。她主演的影片分别入围过戛纳、威尼斯和柏林三大电影节,然而在国内,她始终是个神秘的路人——直到她参加《演员的诞生》,自然的表演,不着一丝痕迹,是黄璐多年积累的结果。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的头两年,黄璐“整个人都怯怯的,一直要往后躲”。刚入校排小品,害怕会拖累大家,她整宿睡不着。可当了演员总要外出拍片的。从导演林黎胜、章家瑞、章明、蔡尚君到艺术家杨福东,一个个有了合作机会,再到入围戛纳的《盲山》……她说不清从哪天开始,不再害怕挨导演的骂,“原来怎么演都可以”。青春期的忧郁和自闭,在外拍实践里,自然消弭。“很多东西不是我刻意安排好的,有时候就是顺其自然。”

【适用话题】时光的礼物;顺其自然;磨砺自己……

科学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方式来看待自然,或者说,扩展了我们看待自然的方式和视野。

——梁琰

色彩斑斓的《美丽化学》系列视频,可能是有史以来,中国人制作的最酷的关于化学的科学传播作品。作品主创叫梁琰,在美国攻读化学博士毕业后,他选择了一条非主流的职业道路——拍化学短片。梁琰在美国遇见一位学者,她原本是细胞生物学博士,毕业后去好莱坞学习了两个月动画制作,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她给了对计算机图像、摄影一直很感兴趣的梁琰以启发——他也可以把爱好变成工作,走一条“科学可视化”的职业道路。在梁琰的镜头下,我们看到,当一滴硝酸銀溶液坠入一杯氯化钠溶液的汪洋之中,就如同在漆黑的天幕下突然划入流星的轨迹,流星像礼花般轰然绽放……很多人告诉梁琰,如果当年上学时就能看到化学反应是这个样子,很可能也会喜欢上化学。“这种来自大众的反馈,比获得某某奖项更重要,让我觉得做这个东西,真的很有意义。”梁琰说。

【适用话题】换个角度;科学之美;兴趣与发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