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鼠老师“故事课”之四月故事:繁华

作者:未知

四月故事:繁华看尽,风骨依稀

张岱,是公认最伟大的明代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裕,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却坚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他喜游历山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懂音乐,能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颇深;好收藏,具备非凡的鉴赏水平;精戏曲,编导评论追求至善至美……有品的纨绔子弟

张岱出生于明末浙江绍兴的一个官宦之家,祖上四代为官,高祖父张元汴是儒学大家王阳明的再传弟子,家声显赫。

张岱生来如众星拱月,锦衣玉食,6岁就有“神童”之誉。

一次著名隐士陈继儒考他,指着《李白骑鲸图》出了上联:“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八岁的小张岱不慌不忙,对出下联:“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是陈继儒的号,他骑的是张岱祖父送的鹿,“打秋风”是江浙方言,有占人便宜、揩油的意思。小张岱这是在挖苦混吃骗喝的陈先生呢。

青年时代的张岱博闻广识,爱好广泛:烹饪、品茶、看花、赏灯、弹琴、斗鸡、蹴鞠、看戏……几乎精通晚明所有的艺术门类。

张岱好饮茶,有辨水焙茶的绝技。他不仅能辨别水质水味,还能吃出产地,曾放言杭州一带,过口就能确认是什么泉。十八岁时,他发现了一口名为“禊泉”的古井,水质上乘。此后“禊泉”名气大振,引发哄抢。最后连官府都惊动了,强行将“禊泉”收为官有。张岱精心研制了一款“兰雪茶”,其形状“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成为饮茶者的新宠,称霸一方市场,茶商们纷纷把自己的茶叶改名为“兰雪茶”。

张岱是顶级的美食家,他有“三不吃”:非时鲜不吃、非特产不吃、非精致烹调不吃。

张岱喜欢看戏,还会演戏;不仅会演戏,还会导戏;不仅会导戏,还会写戏。兴致来了,他还自己登台献艺,他创作的《喬作衙》演出当日,万人空巷。

张岱交友自有一套原则:“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在他看来,有缺点、有嗜好的人才能愉快地做朋友啊。他把志趣相投的人拉不同的“朋友圈”,有学历史的“读史社”,弹琴的“丝社”,写诗的“枫社”,还有斗鸡走狗的“斗鸡社”,隔三差五地就呼朋唤友出来聚聚。

崇祯七年中秋,张岱组织了一场盛况空前的蕺山亭聚会。绕山铺了七十多席,共有七百多人。一众公子对酒当歌,声如潮涌。喝到半夜,兴致愈发高涨,又在山亭大摆戏台,一连演了十几出,引得附近的居民纷纷起身前来看戏,观者上千人。四鼓时分,喧嚣落尽,人群逐渐散去。此时,月光泼地如水,人在月中,白云冉冉起脚下,远处山巅露尖,恍若置身唯美写意的水墨山水画中。

虽然,那些年的繁华于张岱只如一场梦,但毕竟有美好的回忆可以相伴人生。

素材运用方向:一辈子很长,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在“培养广泛的兴趣”“享受生活”“生活的审美”等文章中可运用张岱的例子。以一人之力写出一本“维基百科”

如果张岱只是个会玩的公子哥儿,历史恐怕不会记住他的名字。他还做过一些更牛的事情,比如,以一人之力写出一本“维基百科”。

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全书共计二十卷,分为二十大类125个小类,收录四千多个条目,可谓包罗万象。这本书的名字叫——《夜航船》。

在《夜航船》中,张岱记录了一些荒诞不经、雅俗共赏的段子和八卦。比如:怎么治脚麻?口称木瓜曰:“还我木瓜钱,急急如律令!”一气念七遍,即止。唐朝皇帝怎么选宰相?把几个候选人名字写了放在琉璃瓶中,焚香祷告,然后抓阄。还有一个特无厘头的故事。说著名画家郭恕先住在岐山下,有个富二代喜欢画,每日好酒好菜招待他。郭恕先为了还人情,就给他画了一幅“儿童放风筝图”。他只画了一个小童,一个风筝,其他部分全是风筝的引线,画满了整张图。富二代大怒,就和他绝交了。这听着多像是周星驰电影的桥段啊!

虽然《夜航船》有很多趣话和笑谈,但它其实是张岱修撰明史的资料集。

史书是古代知识分子最高级别的书写。张岱家中四世藏书三万余册。张岱自幼博览群书,学识深广,善于思考,大胆敢言。二十二岁开始编撰《古今义烈传》,历时十年而成,惊动文坛。

面对明朝统治集团争权夺利、任意篡改历史的状况,张岱决心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事必求真,语必求确”,写出一部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信史。

从崇视元年开始执笔,十七年后,明朝覆灭,张岱少年时曾立下“补天”之志,希望自己成为一块能派上用场的炼石,去补明朝江山的隙漏。熟料,“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曾经张家的产业遍布绍兴,最后却沦为身无寸土的流民。明亡后张岱屏居深山,直到顺治十年,终于写成了由元末明初至天启朝的历史——《石匮书》。作为至死未归顺大清的明朝遗老,在反清复明遭到残酷镇压的过程中,这本书没有给张岱惹来杀生之祸已是万幸。

素材运用方向:苦难对于艺术家来说,往往是一种成全。张岱的写书经历不妨用于“苦难与成就”“内心的信念”“个人与历史”等文章。古人的浪漫

张岱最富盛名的是他回忆过往人生岁月的那些小品文,里面保存了他记忆中繁华靡丽的江南,描述了妙趣横生的市井生活,是晚明生活的全景记录。

如果有人问,你觉得古人做过最浪漫的事情是什么?那么答案中排第一的或许便是:湖心亭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在冷得半死的冬夜,一人独往西湖看冰雪万千。谁想,湖心亭中已有二人对坐煮酒,“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是张岱流传最广的一则小品文,也是一篇追忆。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梦中的西子湖已完全被战争的霜雪覆盖,从锦衣玉食的纨绔子弟,到担米挑粪的乡下老头,张岱前半生繁华清绮,尽享晚明江南风月;后半生穷愁著书,独自咀嚼国破家亡。

然而,他的文字里,没有悲愤,没有绝望,没有怨天尤人和自暴自弃,甚至没有不甘、不平之气。只有回忆的喜悦与宁静,仿若一杯一直温着的好茶。

他的文集、书室、墓园都以“瑯嬛”为名。“瑯嬛福地”是传说中的神仙府邸,《天龙八部》中段誉就是在“琅嬛福地”获得武林绝学又觅得神仙姐姐的。可见自恋这个事情在张岱身上也是始终如一的。

張岱卒于何年何月是一个谜。后人根据他存世的作品推算,张岱大概活了九十三岁。

和印象中千篇一律的刻板文人完全不一样,张岱顽皮、率性、狂妄、爱凑热闹,他有趣、有品位、有幽默感,有大境界。

素材运用方向:繁华落尽,风骨犹存。张岱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适用于“风骨与气度”“潇洒的人生态度”“古人的浪漫”等作文。张岱的读书治学

在张岱的心里,读书、做学问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信仰,不应该带有任何功利性目的,也不以成败论英雄,即使结果是失败的,那么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也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古代科举考试的书目,是以“四书五经”为对象的,许多学子便以终身研究“四书五经”为目标,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浩繁的经文注释上面,死读书。张岱认识到:做学问依靠注疏,只能得到原意的一点皮毛;如果想要产生创建性的观点,则需要建立在广泛阅读之上的灵光乍现。这种感受相信许多人都经历过:苦苦思索某一个问题,却得不到答案;于是继续其他的阅读,忽然某一天,触类旁通,先前那个问题的答案便得到了。

在《夜航船》的开头,张岱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和尚与一位文人同宿于夜航船里,文人高谈阔论,和尚感到敬畏,所以在睡觉的时候,他都不敢把脚伸直。后来,和尚听文人谈话有破绽,就对他的学问产生了怀疑,于是问他:“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文人说:“是两个人。”其实,“澹台灭明”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复姓澹台、名灭明。和尚又问:“这样的话,那‘尧’和‘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文人说:“当然是一个人啦!”和尚笑了:“这么说来,就让我小和尚伸伸脚吧!”

船上那个夸夸其谈的读书人,看似学问渊博,其实只是一个卖弄者,这样的人,只不过是知识的拥有者。在张岱所生活的绍兴一带,文化风气很浓,几乎人人读书识字,但好多人学问基础并不深厚,只能称为“两脚书橱”。张岱显然是反对的,在他看来,应该边读书、边做独立思考,要能从浩繁的典籍中发现真正有价值的史料、从汉牛充栋的材料中获取精华,这才是研究学问的正道。这就是张岱写这本书的缘起。

素材运用方向:张岱的读书、治学方法,即使在今天仍能给我们带来启发。不妨运用在“思考与读书”“阅读是求学的积累”“现象与本质”等作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