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儿童诗人林良曾提到过,写儿童诗,必须“取材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导引小读者进入充实丰美的想象之境”。胡庭玮就是这样一个善于放飞想象的小诗人,他喜欢抓住事物留给自己的美好,因此他将对平凡的事物、日常的生活的感受与想象融合在自己的诗中,以一片诗心自由飞翔于广袤的童年世界。
诗歌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唤出熟悉中的陌生。儿童诗的表现对象往往是为孩子们所熟悉的事物,是更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感受的具体事物,它们是朴素简单的,是触手可及的。这些事物往往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以至让人麻木地无视。但在儿童诗中,天马行空的联想和想象加上儿童创造性的独特表达,这些事物从日常中被提取、分离出来,那树、那风、那石头仿佛统统有了生命和性格,有了别样的意蕴和意味,因此让人耳目一新。就像小诗人胡庭玮的这几首小诗,不管是“在我金色的梦里”“撑一把小伞”的“蒲公英”,还是让“种子的梦中/阳光明媚”的“冬天的风”,这些儿童熟知的事物在小诗人的笔下绽放出不一样的美好。尤其是小诗《春光》通过风、雨、蝶、桃花等自然事物描绘出色彩缤纷的春天,诗人通过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描述,让读者们能够听到、看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还给读者一种历历在目的现场感。特别是最后一句“桃花一笑/映红了整个春天”,点出了春的主色调,传达出了愉悦和明朗。
与此相对应的是,儿童诗大多是明白通畅的“浅语艺术”,通常不使用成人诗歌中过于复杂晦涩的隐喻、象征等手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诗的平淡无味。《时间是一本书》这首小诗巧妙地把“时间”具象化为一本“书”,将一家人的甜美时光、家人间的融融亲情比作书页上记载下的故事,从而展现了儿童特有的生命体验,这样的类比既新颖又易于理解。“妈妈在封面/画一个爱心/爸爸在爱心里/写上我的名字”,小诗人以这样的细节自然生动地描绘出了充满爱的家庭,美好且温馨,这样的诗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小诗的最后几句,流露出小诗人在爱的怀抱中长大所拥有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诗歌《蝶变的家乡》更是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展现了现代化进程给家乡图景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小诗人的自豪感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之情,整首诗由此显得立意不凡。
胡庭玮以特有的细腻和准确的直觉,加上丰沛、鲜活的想象力,创造出了儿童诗的丰富、美丽与神奇,这也让我想起作家梅子涵对于儿童诗的一个观点:“真正的诗意和浪漫向来不空洞,优美的抒情向来都是生命的呼吸,是听得见生命行走的有力脚步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