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昕孺
吴昕孺,本名吴新宇,1967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1985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同年开始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作家分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湖南省诗歌委员会名誉副主席,现任职于湖南教育报刊集团。曾获得新散文奖、安徽文学奖、《海外文摘》年度文学奖、新归来诗人优秀诗人奖等奖项。
出版《原野》《他从不模仿自己的孤独》《心的深处有个宇宙》《牛本纪》《旋转的陀螺》《君不见——李白写给杜甫的十二封信》等20余部作品。部分作品被《读者》《青年文摘》《诗选刊》等刊物转载,并入选《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选》《新世纪诗选》《百年百首童诗》等选本。
创作感悟
孩子们写的诗,心思稚拙,技法简单,但往往能在想象力上更胜一筹,这缘于他们的天真烂漫。这里有一个很大的矛盾,人往往在天真烂漫的时候,却还没学会足够成熟的表现方式;当拥有足够的表现技巧时,又早已成熟,失去灵气。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写的诗作尽管好玩、好笑,却很难成为经典;成人写儿童诗,要不空洞说教,要不抽象抒情,很少有真正扣人心弦的作品。“写给孩子们的诗”的最大问题在于,成人大大低估了孩子的审美能力,他们故意放下身段和架子去“低幼化”“稚龄化”,结果弄巧成拙。
我认为,一个成人倘若葆有童真童趣,笔端就会流露出梦幻。如果去读张战的《小橘子》、金子美玲的《牵牛花》、贾尼·罗大里的《做一张桌子 需要一朵花》、金本的《眼睛》、李少白的《没有说再见》……你会深刻感受到纯真的儿童视角和儿童话语,这是遗失了童心的成人断然写不出来的作品。
吴昕孺诗六首
露 珠
露珠有一张圆圆的脸
像邻居家的姐姐
露珠喜欢哭鼻子
哭着哭着就笑啦
露珠长着鸟的翅膀
那是它一闪一闪在发光
露珠模仿花的声音
惹来蜜蜂围着它团团转
露珠突然消失了
它消失的地方,开着一朵花
清 晨
它刚刚醒来,像一个
从山上下来的梦
它今天的白纱巾
格外漂亮
它的睫毛是露珠
干净的屋顶
它的足踝是月亮
幽静的门廊
它在说话,却没有声音
它在奔跑,却没有脚印
它是一个刚刚醒来的梦
轻风吹拂着它的白纱巾
鸟儿飞去
鸟儿飞去
在弹弓发出响声之前
较之翅膀
鸟儿有更敏锐的听力
而它仿佛被裹在树杈
那巨大的弹弓里
一粒灰色的子弹
将天空射出一个小窟窿
奇怪,天空那面巨大的镜子
却没有破碎
反而显得
更加清澈、透明

笔记本
笔记本突然做了一个梦
封面变成夜晚
内页中
突然涌出许多蝌蚪
刚完成的作业变成湖泊
突然响起悦耳的口哨
卷起的页角变成嘴唇
突然飞起了足球
装订线变成球门
突然下起大雨
空白处变成天空
笔记本上突然挂着一枚月亮
夜晚变回了封面
秋 日
太阳每天把自己的光线
一遍又一遍地涂抹在果子上
果子变得红彤彤的
就像悬挂在树上的一枚枚小太阳
我们把果子吃下去
又变成一个个在地上奔跑的小太阳
我们跑着跑着
风唱起了歌儿
云跳起了舞蹈
水面、山坡、屋顶、路旁
所有的太阳
都在金灿灿地跳跃、呼喊
不要停下来
跳吧,唱吧
跳出这个秋天最后的美
唱出这个秋天最后的甜
电线上的麻雀
十几只麻雀停在一根电线上
仿佛一颗颗
伸向空中的小拳头
拳头里握着的力
在空中,雾一般消散
变成那缓缓移动的白色云团
不知接到谁的命令
麻雀们同时跃起,四处飞散
像被奋力抛掷的一把卵石
这时,我们可能会听到
电线里发出咝咝的声音
犹如一条条细密的波纹在绽放
悄然抵达比麻雀的翅膀与聒噪
更远的地方
它们,最终让世界安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