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笼

作者:颜歆涵

外婆的家,很是有几分古老的味道。用黑色瓦片搭成的倾斜屋顶,轻轻一推便“吱呀”作响的木门,以及略显几分俗味的红底金字的春联,这些事物就像年代已久的古庙,虽然古老,却无一丝破落的味道。

平日里,我不常去外婆家,但每逢过年,爸妈都带我去外婆家吃年夜饭、放烟花、换灯笼。一到外婆家,年味仿佛都陡然浓起来了。

大约是2012年的冬天,一连几场雪,让那年的冬天变得格外的冷,叫人钻进了棉被窝便不想再起来。纵使裹了里外八层的衣服,牙齿也冷得直打颤。就在一个这样的天气里,外婆把钱交到了我手里:“去买两个灯笼吧,别太大,小点儿也行。”我本想拒绝,可最后却鬼使神差地将钱接过,攥紧了衣服便钻入冷风里,寻着一家店,随手挑了两个红灯笼便回来交差。

外婆家用灯笼与别人家是不一样的,别人家的灯笼只要没坏,会连续用好几年,外婆却执意每年都要换新的。外婆支起灯笼后,还会在灯笼里放一只小小的电灯,把开关放在我能够得到的地方。细细的电线连着开关吊在半空悠悠地晃着,我最爱做的便是不停地开、关灯笼里的灯。那微弱的灯光不停地闪烁着,为无边的夜平添了几分生气。

今年与往年不同,我们一家人在外地过了除夕,等回到外婆家,年已过去了大半。外婆一见到我们,便笑意盈盈地拿出两个大红灯笼:“一直没换,就等着你们回来呢!”她搬来一架梯子靠在门口的柱子上,拿起灯笼便往上爬。外婆的身子发福,又站得不太稳,那梯子抖得很是剧烈,爸爸急忙拦下外婆自己接手。外婆站在一旁不停地搓着手,那双手是粗糙的、布满老茧的。在这之前,我从未好好看过外婆。忽然想起妈妈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对我说的一段话:“你外婆其实过得很苦,年轻时落下了一身的病,所以现在看上去比同龄人老了十几岁。”真的是这样,外婆早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麻利样子了。

灯笼挂好后,我“啪”地一声打开了开关,莹莹的光在深深的夜中显出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相聚总是短暫,第二天我们便要离开了,外婆坚持送我们到村口。一阵又一阵的冷风中,我看见了在夜色中随风摇曳的红灯笼,它们发出微微的光亮,在星空的映衬下,那灯笼红得分外通透。它们的红,是一种只有过年时才能看到的红色,透露着团聚与吉祥。

纵使在漫无边际的夜色中踽踽独行,前方也仿佛一直有一盏红艳艳的灯笼,如外婆一样,给我温暖,给我力量。

‖浙江省温州市绣山中学滨海分校‖指导教师:陈德清

这篇文章就像是一幅山水画,看似淡雅,其实却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对于春节,没有谁比老人们更渴望它的到来,因为,春节意味着团圆,意味着美满。在这一天,老人们都会带着自己独特的仪式感,来迎接这一难得的团圆时光。有的老人会在这一天展示自己的拿手好菜,有的老人会在这一天包福饺、做面鱼,而文章中的外婆,在春节时刻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换一对崭新的红灯笼。外婆对于这一习惯的遵守,近乎严苛。儿女不回来,她绝对不会换灯笼;而换灯笼时,她又坚持亲力亲为。这种严苛,看似可笑,实际上,却令人感动和心酸。当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公一年年老去,他们唯一能感到幸福快乐的时刻恐怕只有像春节这样的节日了。为了这样的团聚,他们觉得所有的坚持与付出都是值得的。当节日过后,亲人远走,外婆给“我”留下的,除了那个孤寂的背影,还有那一盏充满力量与温暖的红灯笼。

【适用文题】过年;温暖的力量;相聚……(鸣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