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

作者:刘奕佳

山是各种诗人笔下的“巧人儿”,“青山横北郭”“横看成岭侧成峰”“一览众山小”……模样各异,变幻千万。而《醉翁亭记》中的山则是:“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一句话将琅琊山交代得明明白白,山之深秀的形象跃然纸上。

欧阳修许是因这山才修了醉翁亭,而他也将自己那郁郁不得志的愁绪寄托在其中,那种欢乐只有一句“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可以形容吧!山默默地看着欢欣玩乐的人们,也静静地望着欧阳修“颓然乎其间”。他真的醉了吗?也许是吧。因为他可以暂时放下他的各种经纶世务,不必操心自己将流落何方。也是,这山太美太醉人,这酒太香太浓,一切那么美好,为何不醉这一场。山给了他抚慰,山接受了他的忧愁。

宴酣之乐后,鸟儿归林,回到山的怀抱。见游人都纷纷离开,它们便欢欣鼓舞,鸣声上下。它们不明白,欧阳修为何来此,那些游人为何来此。它们只明白,那游乐的嬉笑消失了,它们又可以在林间自由地穿梭、鸣叫,不受惊扰。而山不这么想,因为它读懂了欧阳修,明白他背后的苦痛。它会在某时某刻再给他几个时辰的欢乐,它会想这个人何时会再来,因为它知道欧阳修也读懂了自己。

欧阳修的豁达、快乐都藏在这片山和一坛酒里了,就如李白的一肠豪气都献给了明月一样。读明月,读的是“低头思故乡”,而山默默无闻,却看遍了几千年的喜怒哀乐,它愿意无言地去承担你的任何情绪。它,无言地安慰你,用它博大的胸怀,包容每一花每一木,包容欣喜若狂,包容郁郁寡歡。也许,正因如此,才造就了它高大而巍峨的形象,才有了它面对风浪海啸岿然不动的气质。

山,太深了。它那每一粒石子上都有时间的痕迹,那被雕琢的石壁,刻印的石墙,都布满了几千年前深邃的味道。

山是豁达乐观的代表,也是沉稳冷峻的标志,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不变的是它依然坚实如初。当阳光顺着山中的枝叶洒下来映出山鸟的翎羽之时,当石板上映出晃动的光斑之时,才会嗅到山的气味,才会感受到山的气质。

总有一种气韵,从山宁静而广袤的内心,徐徐地散发出来。

‖浙江省温州市绣山中学滨海分校

‖指导教师:陈德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