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追寻属于自己的_________”素材运用指导

作者:夏年凤

【2019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根系,追寻属于自己的大地;白云,追寻属于自己的蓝天;乡村,追寻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诗意;都市,追寻属于自己的那份繁华与喧嚣;而人们,追寻属于自己的那份梦想与明天……因了不断的追寻,族群得以繁衍,社会得以进步,艺术得以传承。

请以“追寻属于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名师题解】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追寻”,是追求寻觅之意。只有不断地朝向既定的目标,才能寻觅到属于自己的因缘际遇。“属于自己的”,是指适合自己的、能够达成的目标或理想。所填的内容可以是阳光、春风、美丽的花田或麦浪等自然界的美好图景;可以是微笑、安乐等人世间的温暖情感;可以是幸福、爱等生命的真谛;可以是雅致、纯粹的艺术修养;可以是高贵与善良并举的品性等。

构思文章,可以从精选素材开始。选取那些阳光的、带有积极意义的、对自己有着特殊影响的物、景、人、事来写,如“花田半亩”的诗意,“不懈奋斗”的努力,“悲天悯人”的善举等;也可以选取“丹心汗青”的价值,“采菊东篱”的悠然,“清泉石上”的空灵等。

自然,在写作中,我们总要得出自己的心灵感悟,这样才能让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也可以提升文章的深度。比如,写自己追寻梦想,就可以在文中得出“青春年华只有经历磨砺才能走向成熟、获取成功”这样的人生真谛;写自己追寻宁静,来到乡下,可故乡却不是记忆中的模样,而是大楼遍地,到处喧嚣,以此得出“留住乡愁,保护环境”等这类接地气的结论。只要是贴近生活的内容,自然而然得出的思考与议论,都会为作文增色不少。

【推荐素材】

素材一:林清玄先生的一篇散文里,曾讲到这样一件事情。一位中年男子得知林先生是自己的老乡时激动万分,当即在台北的街头唱起了乡歌。可怜一个壮年男子唱着唱着就号啕大哭。原来这是一个早年被抓来打仗的壮丁,从那时起,他就失去了妻子儿女。那泪眼朦胧中飘洒着多少对家乡的酸楚的记忆和思念啊!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与寻找是何等的迫切、何等的执着。这其中包含绝不是徐志摩“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淡然,而是不得不在乎的鄉土情结。因为曾经拥有过,所以我们了解家乡的温暖,于是就有了对家乡的依恋。一张张亲人的脸庞就是我们心灵最好的慰藉。所以当我们离开家乡时,我们又开始去寻找。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又拥有了另一份情感——乡愁。一叶乡愁,牵引着我们苦苦寻找。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命就是一个不断拥有和寻找的过程”。

素材点拨:离家越远,其实离家就越近。不再拥有,却找到了对家的最深处的思念。“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而当有一天,我们真得“独在异乡为异客”时,请不要放弃寻找的信念,将那乡愁寄予明月,我们会真的体会到“月,是故乡明;茶,是故乡浓”的滋味。

素材二:小蜗牛米拉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她痴迷一切圆圆的东西…… 哪怕是一个很旧很旧的汽车轮胎,米拉也会惊喜不已。每当夜晚来临,又圆又亮的月亮悄悄挂在星空时,米拉就会兴奋得睡不着觉。她多么希望自己能摸一摸月亮。于是,米拉决定冒一次险。“我要到月亮上去。”她轻轻地,但又很坚定地对自己说。米拉找来她最好的朋友——蚯蚓乐乐,开始为登月做准备。他们一起努力想办法,一起计算数据、记录注意事项,一起写计划书。一次次的失败后,米拉想到了新的好办法——用火箭!背着火箭筒的米拉闭上了眼睛。虽然有一点害怕,但是想到能飞上太空,她就变得勇敢了。伴随着一阵脆响,米拉直直地冲向浩瀚的夜空,越来越高……六个星期后,米拉终于回到了家中。每遇到一个朋友,她都会兴奋地诉说自己不可思议的发现——地球是圆的!

素材点拨:这个故事源于绘本《追寻幸福的蜗牛》。在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动于米拉的执着,为了实现梦想,小小的她和朋友一起想办法,在一幅幅干净写实的画面里,我们能感受到米拉与朋友是多么的努力与勇敢,他们一次次的尝试、思考,即便受了伤也不放弃。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幸福需要我们用心去追寻。

素材三:“你把我抱紧,我为你扶伞。我只有7个月,只能帮你这么多了!”这一幅画面源于一个温暖的故事。2018年6月9日,江西吉安泰和县突发洪灾,消防员营救的一个小宝宝竟然紧紧地抓住了雨伞,为消防战士“撑伞”!这一画面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

动物的生命同样值得尊重。2018年2月7日,陕西西安一只宠物狗被困湖中心的冰窟窿里。消防员身系绳索在冰面上匍匐前进,尽管冰面发生破裂,消防员还是将狗救回岸边。这位消防员说:“狗也是一条生命,同样值得尊重。”

素材点拨:这类素材直指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无论是婴儿还是小宠物,总能将我们的目光聚焦到要追寻的契点:弱小者需要呵护和关爱,而能够给予者更值得我们尊重与关注。这则素材能够运用到追寻温暖、追寻美好人性这些主题上。

【佳作示例】

追寻属于自己的人间烟火

伊 凡

“王师傅,糖醋排骨。”男孩扯了扯领带,粗粗地舒了口气。他弓着腰进了店,一声吴侬软语被北京的猎猎冬风吹得直颤,“还要碗酒酿。”

“晓得了。”老王用吴地乡音拖长了答,不似京里浑圆的应声儿,他一张口,全是江南味道。

开在城中村的小店地方不大,老王掌勺的灶台与食客的桌子间,放不下什么遮拦。几位常来的女孩说,这是最时兴的开放式厨房,洋气得很。老王不懂,只是笑。

城中村里住着的是讨生活的毕业生,他们是老王唯一的食客。这些年来,人们叫他们“蚁族”。老王觉得,这名字起得真好。城中村的一天,是从星空下开始的。每日清晨,老王在四下喧嚣和奔跑中醒来。隔着灰扑扑的窗子,他看着那些黑压压的人影疯了样地跑,像极了不知所往的蚁群。所有人都想赶上村口的头班车,赶上动辄一两个小时的地铁,投身高楼大厦间那更为汹涌的蚁群中去。他们追寻的是什么呢?老王不知道。

每天过了这一遭,城中村里死一样寂静。过了许久,村头野狗才敷衍地一叫。这时,他总要想起自己还是小王的时候。那时,他是带着成为天下名厨的拳拳雄心北上的。现在的孩子成天嚷着马云、王石,而王小余,便是老王梦中的人,是老王这些年来苦苦追寻的属于自己的“厨艺之道”。

王小余是谁?许多人不知道。他是袁枚家厨,袁枚视其为知己,死后为他立《厨者王小余传》。老王总觉得这知味之交,更胜知音知己,哪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每每被人问及王小余是谁,他只一句:“他是唯一立了传的厨子,袁枚立的传。”语间是难掩的骄傲,似乎已然看见自己死后那名垂千古的卷帙浩繁。这个“道”能实现吗?他从小王,到如今的老王,总还有些不能施展抱负的失落。

只是几十载过去,被北京凌厉的风吹皱了额头,被风里的黄沙灰白了双鬓,他终究没能成为王小余,也一直没遇到知他味的袁枚,沒能践行追寻属于自己的“道”。师傅教过的燕鲍翅,过了这么些年,他依然熟记于心,然而这天下寒士太多,要的不是满汉全席、海味山珍,而是茅屋广厦间的人间烟火,求个庇护之所。但他依然打心眼儿里觉得,北京真是个好地方。做了那么多年古都,北京城似乎沾上了些仙气。在这城里,似乎什么都可能发生,似乎做什么梦都可以实现。

糖醋排骨出锅,装盘。酸甜香,在不大的店铺上空稠稠地转。他想起来,男孩还要了碗酒酿。他想了想,还是转身去温黄酒。他想着北京天寒,可别让孩子冻坏了身子。

“谢谢师傅。”男孩捧着酒,朗声说道。

他突然觉得,这京片子真好听。凭谁都“师傅”“师傅”地叫,叫得自己像是真成了角儿。

他看着这些在混沌迷茫中挣扎开一片生机的蚂蚁,这些四海而来、不愿离去的北京寻梦人,忽然觉得自己,比王小余幸运。

王小余只有袁枚,而他呢,他有这真真切切的人间烟火。是呀,老王觉得,他终于追寻到了属于自己的“道”。

【教师点评】

善良的老王虽然终其一生都没有追寻到属于自己的“道”,然而现实生活中,因了那一声声的“谢谢师傅”,就赋予了他人间烟火的满足,让一生的追求有了着落。手艺人,追寻的不仅是技艺的精湛、留存的美誉,更多的是精神的愉悦和客人的悦纳,这就是“人间烟火”的真谛。文章的构思于平淡中见新奇,毫无斧凿之痕,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真实演绎、对人生探求的本色认知、对生命真谛的深度思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