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滋味

作者:陈祉伊

往日清静的街巷中,慢慢多了卖粽子的吆喝声,街市上摆满了艾草、菖蒲。一时间,粽子摊前人头攒动,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浓浓馨香和艾草的味道,循着溢满了四处的或浓或淡的清香,便发觉端午节又到了。

端午节的滋味是多重的。

小时候的端午节是美味的、幸福的。端午节那天,外婆总是先泡上糯米,再用浸好水的芦苇叶,包成三角形的粽子。等到热气腾腾的粽子被端上来,一层层剥开后,浓绿的粽叶映衬着白色的糯米,让人不禁垂涎欲滴,轻咬一口,粽子里包着的咸鸭蛋黄流了出来,伴着黏黏的糯米转入唇齿之间。“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外婆为我佩上香包,给我手腕缠上五彩丝线,说是可以保佑平安。

左手粽香,右手彩线,腰间香包,鼻间艾香,这便是小时候端午节的滋味,诱人:这也是长辈为子孙的守护,暖心。

长大后的端午节,却常常充满着感慨与激情,这时,端午节的滋味是略有苦涩的。上学后的我渐渐知道了端午节的风俗和屈原的故事。屈原,这一位用心守护楚国的忠心之臣,却被奸臣陷害和攻击,屡遭贬谪。面对磨难,他仍不改爱国之心。得知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时,他怀着愤愤亡国之恨与拳拳爱国之意,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毅然投汨罗江而死。“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十艮,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那时的我,不禁为屈原的离世感到惋惜,忍不住落下泪水。那晶莹的泪啊,流入我的口中,是成,是苦,是涩,是悲,想必这就是端午节的滋味吧!

再后来,端午节的滋味是酸中带甜、苦中带甜。我总是想起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总是被他唤起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一颗诗心,一身傲骨,一个高昂的头颅,屈原将自己投入一炉旺火,是酸;他把自己铸成一柄锋利的剑,是甜。端午节,不但是屈原的纪念日,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传承日!

粽香彩线将时间定格,那是幸福的滋味;两千多年前屈原赴死的悲壮,是苦的滋味;而他的忧国忧民将一粒爱国之种播撒在我的心田,这是端午节甜的滋味!

江西科技学院附属中学

指導教师:曾珊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