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抢购,为什么盲从一再战胜常识?

作者:黄波

对科研机构来说,双黄连遭抢购是一个教训,而其中的尴尬滋味,则更值得公众细品。

国人对抢购潮可谓司空见惯。2003年SARS爆发,不少人先抢购板蓝根后抢购碘盐,2011年福岛核电站泄漏,又上演一轮抢购食盐大战……今年這个特殊的春节假期,抢购风俨然变本加厉,“初一抢口罩,初二抢米,初三抢酒精,初四抢护目镜,初五抢紫外线灯,初六抢手套,现在初七了,深夜抢双黄连!”谁该为类似的调侃脸红?

抢购并囤积物资,在全球经济普遍为产能过剩担忧的今天,原本是个笑话;是药三分毒,不对症的药喝下去有害无益,这也应该是常识。然而为什么盲从一再战胜常识,理性总是输给狂热?

央视评论此事说得好,“社会公众应多一些科学素养,理智判断,理性消费。”让全社会多一些基本科学素养,在公众中间培育理性、注入常识,当前抗疫急需,此后的工作和生活,何尝不需要?

常识匮乏,理性稀缺,小到个体大到社会,注定要吃大亏。据说多少年之后还有人遭遇戏谑:“非典囤的盐吃完没有?”而在医学领域,更有人为盲从张悟本、胡万林等“神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教训至为惨痛。

一千多年前,东汉的王充因为对神道迷信思想弥漫的社会氛围不满,写下了名著《论衡》,提倡经验实证主义,极力通过“疾虚妄”,而使社会“归实诚”。抚今思昔,面对多次抢购潮,面对各式各样的盲目跟风,不能不说,“疾虚妄”的任务似乎还没有彻底完成。

尊重常识、培育理性,任重而道远,政府、媒体、科研机构,乃至公民个人,都要为之而努力。

(本文原载2020年2月1日《南方都市报》,本刊有删节)

观点运用:尊重常识;科学认知和科学素养;盲目跟风要不得;越是关键时刻,越要保持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保持怀疑”的科学精神;让理性战胜恐慌;警醒与反思……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2月2日的一则消息,牵动着无数家长、学生们的心。北京人大附中一名高三学生家长,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幸离世。这位学生家长曾参加家长会,目前未发现其他家长和学生感染的情况。此时此刻,人大附中希望孩子能从悲痛中渐渐好转起来,在人生重要的关键时刻勇敢面对。然而,同学家长的病故,令人感到悲恸难过的同时,也令不少学生及家长感到恐慌,特别是班级同学都是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

对此,班上与该名同学家长有过最密切接触的班主任王喆老师,勇敢地站了出来,在1月28日写下《致学生的一封信》,安慰班里的学生,并给予这群高三孩子们坚强勇敢的动力。

我们刚刚读过鲁迅先生的《呐喊》。我想,“呐喊”过后,直面“彷惶”,才会找到出路。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写过的几个作文题:“人生的自由”“青年精神”“说‘安’”“快与慢”“诗与生活”。我突然觉得,此刻我们更有必要重新检视这几个命题,因为他们都指向,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与困厄,我们如何在这个变动不息的世界上,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

……

面对变化无常的生命(不管是感染肺炎离世的国人,还是遇难的篮球运动员科比),东汉末年、魏晋诗人笔下的生命意识一下子让我们有了真切的感受。纵使“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此身、此时、此地”是我们紧紧能握住的水中流沙。

生命如露如电,我们仍然可以坚定地选择“有序”和“有情”。

在信中,班主任教学生在面对无常的生命时不要畏惧,既要沉着冷静,又要懂得感恩。

……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人在发国难财、有人在辱骂同胞、有人在制造谣言,这一件件小事,不再是试卷上确凿无误的答案,它考验我们直面人性中阳光与阴影并存的真相。

我还是想起鲁迅先生的话,希望我们陷身舆论漩涡时,“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无穷的远方与近火、无数的人们与怪兽,“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希望不久的将来,在祖国的各行各业,能看到你们的良知与专业。

这封暖心的信,让很多人在读到后都被这位教师为人师表的涵养与情怀所振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个独自“留守”的14岁武汉女孩孙婉清,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父亲用文言写了一封家书:“流感突起,肺炎逼至,想父亲安康?……您于院中应多加留意,谨防传染。吾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病毒肆虐的当下,亦如是。”

父亲孙鹏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急诊科和发热门诊工作。除夕前两天,父亲因为给家中年迈的奶奶送药,才终于得空回家吃了一顿饭。那一次短暂的见面,孙婉清像家长一样嘱咐爸爸——“多戴两层口罩,注意身体,勤洗手,少吃外卖多做饭。”

每天下午五六点是她与父亲定时通话的时间,她总会问爸爸“吃饭了吗?吃的什么?”。

心细如发的女儿常常识破父亲善意的谎言,但是她并没有揭穿爸爸,她帮不上忙,亦无法分担。

而作为母亲的麻醉科医生张清看到女儿信中“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句话有些意外,因为这是他们医学生誓言的开头语——20多年前,张清踏入医学学府时宣读的誓言犹在耳畔。耳濡目染,女儿竟将这个誓言也记在心里。此刻重温这句誓言,张清心潮起伏,激动难平。“许多年来的细细体味,一点点明白这托付有多重,以及为这份承诺要付出多少。” 孙婉清的母亲张清一度哽咽。

大年初一,孙婉清一早就把这幅写得工工整整的家书拍照给父亲看,以示新年的问候与祈愿。孙鹏在电话中动情地告诉记者,看到女儿发给他的信,一下子觉得女儿长大了。

孙婉清的这封家书在网上刷屏,字字句句读来令人感动不已!但14岁的她拥有超乎同龄人的淡定。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婉清把大量独处的时光交给了诗书与墨香——书房外连通着阳光倾泻而下的露台,简单添置一个小书桌、一把小凳子,这就是她的世界,是她战胜孤独的“战场”。

“等爸爸回家,我想把这幅拜年帖亲自交给爸爸。”孙婉清有些害羞,“希望爸爸可以抱抱我,我想念这个拥抱已经很久很久了。”

作为医生的孩子,常常独处和自处,让她不经意间收获更多的理性与冷静。

也是某一年的冬季,阳光穿过窗玻璃泼洒进课堂,黑板被映照得光亮,老师用粉笔写下一个句子,从此印刻在孙婉清的脑海中——“眼下正是一年中颜色最为单调的季节,目之所及,四处是裸露的黄色土地,以及遒劲的灰色树枝,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让我不由得想起日本作家树上春树的一句话:“尽管眼下十分艰难,但日后这段经历一定会开花结果。”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光明网、红网、少年商学院新媒体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