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人物·微影像·微思考

作者:未知

1.李振波1978年入伍,是一名“老伞兵”。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为侦察灾区情况,提供救援信息,李振波带着一支小分队跳翼伞先下去,成为“伞降第一人”。从伞训骨干到空降引导队队长、空降空投处处长,再到空降兵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李振波一直坚守在空降空投岗位上。在空降兵部队,官兵们都知道他是“很厉害的李高工”。银翼和蓝天,就是他军旅生涯的壮阔背景。李振波说:“不要把自己当成什么英雄,特别是我们军人,那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2.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常能看到一位扶著手推车行走、满头银发的老人,她就是儿科呼吸领域的知名专家、85岁的盛锦云医生。1954年,盛锦云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又响应国家号召调到甘肃工作,后返回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65岁时从行政岗位上退休,却坚守门诊一线至今。年过八旬后,以前一天能看100多个号,现在就看40个,因为要在“自己觉得不会错的情况下看病”。盛锦云说:“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一定要做一个好医生。”医者之大,仁者之心,尽在其行。

3.青海满掌乡小学,海拔4500米,最初只有220名学生。校长班玛多杰接手后,跑遍牧区挨个家访,他让放牛少年龙恩重返学校,获得全县美术大赛一等奖,更挽救了轻生女孩更拉的生命……在班玛校长2016-2019的4年执教生涯中,学校508多个孩子没有一个漏掉,成绩也从全县倒数第二变成正数第二,真实地上演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现实版。在班玛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有潜力,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那才是最好的教育。2019年,班玛多杰获得了“马云乡村校长计划”提名。

1.蒸汽机车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曾名噪一时,但如今终究无法逃脱被淘汰的命运。在新疆哈密市三道岭镇,有十列火车是世界上仅有的仍然在工业运营的蒸汽火车。出生于1997年的北京摄影师未步,是一名火车爱好者,他带着相机前后6次踏上开往新疆哈密三道岭的火车,打算一直拍摄到蒸汽机车在2020年9月报废的那天。“我想永远记住它的模样。”他说。

2.你见过玩起cosplay、恶搞,完全不输自家孙子的奶奶吗?这位有趣的老奶奶,来自俄亥俄州,名字叫波琳。她个子不高、身材干瘦,扔到人群里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奶奶,可她的生活却酷得让人目瞪口呆。年近百岁,学习吹萨克斯有模有样;一把年纪玩起“瓶盖挑战”的游戏,也是小菜一碟……哪怕是去年轻人为主场的滑雪场,也丝毫不落下风!以至每天都有1300万网友催她的孙子更新奶奶的视频:“我们想看奶奶!”在这位白发苍苍的波琳奶奶身上,我们才知道:原来,人到老年也可以活成这样。

1.且庵:在报上看到陈平原先生的一篇文章,文中说,当年他考上北大中文系的第一届博士生,来呈送论文,他的导师王瑶先生看罢论文给了两句评语,第一句是“才华横溢”,第二句是“有才华是好的,横溢就可惜了”。陈平原说他“惊出一身汗”。“才华横溢”固然是好,而世上“横溢”的未必都是“才华”,马桶堵了也会“横溢”。比如我们看如今报刊上的种种美文,一味“以情感人”,一味“富有哲理”,看罢就总不免要有点怀疑,那“横溢”的也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

2.凿井工:许多人没有在寂静中听过自己脉搏的跳动,没有体会着清风吹来的感受,没有察觉到居室窗前那棵吊兰的瑰丽。相反,他们对亲友同事在远郊买的多大的房子了如指掌,对梅西、乔丹穿多大号的球鞋脱口而出。从生到死,一些人活得离自己如此遥远。

编辑/关晓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