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演练——尽信书不如无书

参战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指导教师  马攀峰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论‘尽信书不如无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李晋一的文章开门见山,接着从“是什么”的层面解读“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内涵。然后列举孙阳、赵括、楚人、袁隆平、牛顿、潘建伟等人的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必要性。最后再次呼吁强调“不能尽信书”。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论证有深度。

徐天怡的文章采用假设分析,摆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应当带着质疑的态度对待书籍”。接着解读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本质,即批判精神。然后从“怎样做”的层面阐述正确的读书观,即“大量读书培养批判精神”,本层次的论证先列举生活中的反面现象,再剖析现象产生的根源,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例文一

论“尽信书不如无书”

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李晋一

曠宇长宙,时代在不断更迭中迸发出了各具特色的跫音。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快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但是我们获得的信息一定是准确的吗?当下人们对很多东西不斟酌、不质疑,我们应该大胆质疑、合理取舍。正如孟子所说的那样,“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关键字不在于书而在于“尽”和“信”,“尽”是全然,是程度,“信”是选择,是判断。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对书中的知识进行质疑,展现我们的理性判断能力。

伯乐孙阳的儿子按图索骥,终认为蛤蟆是千里马;赵括纸上谈兵,终使强大的赵军大败。这都是典型的“书呆子”,他们就是尽信书,死读书,最终失去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为世人笑话。正如华罗庚说的“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读死了”,用在他们身上恰到好处。

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袁隆平不相信“水稻自花授粉杂交无优势”,最终研制出杂交水稻,造福世界;牛顿不相信“色光只有黑白两色”,最终揭开了色光之谜;物理学家潘建伟不相信“以人类的智力无法构造自身可破的密码”,填补了我国量子领域的空白,抢占了量子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正是他们的敢于质疑,不断探求,并为此科学考证,最终成为行业的精英。

从“书呆子”和“精英”的事迹便可看出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真谛,读书固然重要,但善读、活读、思读更重要。

那么,究竟如何对一个现象形成理性的判断?尤其是在一个众说纷纭的时代,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是形成自己批判性思维的首要条件。

在有了阅读量为基础之后,首先我们要勤于独立思考加以理性分析,才可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回顾那些曾经被广为接受的“失实表述”,不难发现,很多时候先入为主的看法会使我们远离真相。它对于人们建立逻辑通往真相有很大的干扰,因此在获取知识时要有选择地筛选,合理取舍。

其次要积极调查,有理有据表达意见。由于了解世界的局限,我们总易轻信书本,对事物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而不加以辨别,甚至被这些观念禁锢而不自知,失去了质疑精神和批判思维。因此想要对抗“失实表述”,要成为准确的判断者,就要能对积累的东西进行选择性地筛选、甄别、分析,最终用实践检验。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表述的都是这个意思。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决不能“尽信书”,否则不如无书,因为那会使我们丧失辨别能力。而要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实践得真知,这样才能担负起我们青年人的使命,为祖国的伟大复兴献出一份力。

例文二

论“尽信书不如无书”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徐天怡

华罗庚曾言:“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读死了。”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固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果人类没有了书籍,就不会有今天的灿烂文明。我们人类是不是应该对于书里的知识全听全信,奉为圭臬呢?其实不可,我们应当带着质疑的态度对待书籍。否则,我们终将作茧自缚。

思及此,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谆谆教诲便更具现实意义。真正懂得阅读的人在品读他人的智慧时,决不会拘泥于书本,而是敢于用批判质疑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体验。

这种批判质疑精神是自我意识的体现。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思想自然具有百花齐放之势。“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这种和谐的差异造就了美好。袁隆平先生在研究杂交水稻时,水稻专业权威书籍上写道“在自花传粉的情况下,水稻不可能杂交”,可他不迷信权威,而是通过实验科学论证他的怀疑。倘若袁隆平只是一味地相信前人的言论,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杂交水稻。由此可见,“尽信”是停滞的信号,是束缚的力量。

同时,“不尽信”的合理性也在于真理的具体性和有条件性。书中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时代的产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离开了特定的时代背景,智慧便有可能失去光彩,真理也就变成了谬误。陆游曾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然而,想要真正做到“不尽信”,确是一门学问。在践行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很容易陷入偏激的沼泽,落入圈套中。生活中有一类人,由于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无法分辨是非真假,便以此为借口抨击读书的合理性。渐渐地,他们与光明的道路背道而驰,甚至陷入混沌而不自知。

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阅读的积累不厚实。“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落脚点并不是不读书,反而是通过大量阅读来养成质疑的能力。帕斯卡尔曾说过:“思想造就人的伟大”。作为读者,多读、善读,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思考,才会有争鸣碰撞的火花,才可能和作者产生灵魂的共鸣。

此外,“信”的基础是考证。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进行考证;另一方面,通读该方面的有关书籍也不失为一个经济有效的手段。

“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而“不尽信书”便是善读的关键,拒绝做他人思想的傀儡。如果蚕只食桑而不消化,蜂只采花而不加以酝酿,我们何来的丝和蜜?唯有培养敢于质疑的精神,用独立的见解进行深度的思考阅读,才能真正读懂一本好书。

(编辑:于智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