摈弃中庸

作者:姚惠文

《乌合之众》中说:“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却被愚蠢的洪流所淹没。”中国传承千年的是以调和折中为处世哲学的至高准则,所以才促成了现在人人甘愿躲在群体背后,任世事的洪流将一切同化,最终万物无声,达到“圆满”之效。

然而,这种“圆满”,用鲁迅老先生的话说,证明了国民性的怯懦与巧滑。

調和折中是中庸之道,千百年来深入人心,这种思想已然成为一种枷锁,锁住个性就能创建出“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不亦乐乎?

诚然,调和未必不好,《中庸集注》中朱熹阐释:“中者,不偏,不倚;庸,平常也。”调和是对中国“以和为贵”优良传统的弘扬,它使我们审视大众,维系社会,使得中华文明经久不衰。

然而,以中庸眼光睥睨一切,把它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对于文明进程的打击则是毁灭性的。个体被所谓中庸磨去了棱角,成了最愚昧、最因循守旧之人,哪里还有精神的追求?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与人多计较,看似是一种调和,一种以和为贵,实则却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倘若人人都像阿Q一样,甘于沉默,试问中华民族何来新思想,何谈光明的未来?

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写道:“人群如幽灵般闪现,他们茫然,彼此雷同。”现代社会,尤其在中国,不乏在无休止的中庸与调和之中泯灭个性、丧失自我,一味迎合大众的凡夫俗子。在他们一团和气的背后其实是不堪一击的孱弱,是黑塞所说的“随波逐流,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

由此,拒绝调和,摈弃中庸,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强烈的呼声。君不见杜丽娘在《牡丹亭》中自己挣脱束缚而做出的绝唱;君不见陶潜在排浪滔天中怅然一声“不喜不惧”的呐喊;君不见莫尔索在《局外人》中那反抗而骄傲的微笑。

他们都坚定地不走中庸之道,不选择苟且人世,而是选择了心中的远方。

莫让中庸束缚你前进的脚步,要“于无声处听惊雷”。

评点:文章围绕“摈弃中庸”这一中心论点,表达了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和反驳。分析时,先肯定“中庸之道”的观点,并且进行解读,随后的主体部分,作者以对比论证的方式,以拓展的思维,联想到阿Q的“精神胜利法”、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杜丽娘、陶潜和莫尔索这些事例,或深或浅地对观点进行多方位的论证,最后以呼吁的形式,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思维比较严谨。

(编辑:彭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