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彩釉陶载乐骆驼
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骆驼昂首挺立,背上驮着5个成年男子,中间1人在跳舞,其余4人围坐演奏。

知识链接
骆驼背上的精彩演出
唐代国力强盛,对外包容与开放的政策吸引了无数胡人前来。他们跟随驼队,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来到神秘的东方古国,并带来了各色商品、奇珍异宝,也带来了异域文化。所以,我们常常能在各大博物馆展厅里的唐代文物中看到胡人和骆驼的形象。其中一件文物由于太过独特和珍贵,被禁止出境展览,这便是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三彩釉陶载乐骆驼。
这件文物的主人是一位唐朝的大将军,名叫鲜于庭诲。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得力干将,曾参与平定内乱,功勋卓著。虽然他的墓葬已被盗墓贼严重盗掘过,但是依然出土了很多精美的器物,由此可见其身份的不一般。
这件文物展现了一幅热热闹闹的场景:一头高大雄健的骆驼昂首挺立,背上铺着一条色彩斑斓的毯子,上面有5个艺人,既有胡人,又有汉人。周围的4个艺人有的在弹奏琵琶,有的在吹奏乐器……而在4人中间,竟然还站着1个高鼻深目、长着络腮胡的胡人,看他的姿态,似乎在引吭高歌,又似乎在随着音乐舞动。看到这件文物,你心里一定会有很多疑问:这么多人坐在四周毫无遮挡的驼背上,不会在骆驼行走时摔下来吗?怎么还能如此镇定自若地表演呢?这种表演是真实存在还是来自制作工匠丰富的想象呢?
唐代各种表演、技艺的总称叫“百戏”,有乐舞、杂技、幻术、武术等,有些表演甚至和现在的杂技毫无分别。唐代百戏内容丰富多彩,不只在民间非常受欢迎,甚至连宫廷都会组织大型的百戏表演,热闹非凡。在古籍记载的唐代诸多百戏中,有一项名叫“载乐骆驼”,它的具体表演内容一直令人摸不着头脑。这件文物的出土令历史学家和考古学者眼前一亮:在骆驼背上吹拉弹唱、载歌载舞,这不就是文献中的“载乐骆驼”嘛,终于对上了!多年之后,在西安市的另一座唐墓中又出土了一件同样题材的三彩骆驼载乐俑,更加证实了学者们的推断。“载乐骆驼”这项演出集乐舞和杂技于一体,既赏心悦目又惊险刺激,真是令人赞叹不已。
仔细看这件文物,它釉色亮丽,五彩斑斓,那为什么名字叫“三彩釉陶载乐骆驼”呢?因为唐三彩的釉色通常有黄白绿三色,因此得名“三彩”,但实际上指的是多种颜色。唐以前的陶瓷器多是比较素淡的单色或者双色,到唐代才出现了三彩器这样色彩斑斓的釉色。雍容华贵的三彩器和大气磅礴的唐代非常相衬,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
让我们走进博物馆,静静注视这件精美的文物,观赏它的精湛工艺和精巧构思。也请闭上眼睛,让时空转换到1300多年前的唐代都城长安,身临其境地观赏这场既浪漫又刺激的演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