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有“活宝”

作者:邢万鑫

我们班有一位“活宝”,大名常唯轩。

常唯轩天庭饱满,大嘴巴,厚嘴唇,常戴着一副蓝框眼镜,给人一种斯斯文文的感觉。嘿嘿,你千万不要被他的外表所迷惑,他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活宝”。

这不,上课铃响了,同学们个个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静等老师来上课。这短暂的时间,小常同学可不肯浪费。瞧,他要表演绝活了。他屁股斜坐在凳子边上,跷起二郎腿,嘴巴叼着竖笛的一端高高翘起,再悠悠落下,这竖笛和他的大脑袋连成一体,像一个大茶壶。

他这么做绝不是为了摆一个“茶壶”造型,他要干什么呢?哈哈,他把竖笛伸到杯子里,当吸管喝水呢!水杯里的水被他吸得“咕噜咕噜”响,气泡翻滚,大有沸腾之势。他鼓起腮帮子一吸,水没到嘴里,全从竖笛的小孔里冒了出来。他呢,还装出喝到水的样子,咂咂嘴,喉节还上下抖动着,好像在往里面咽呢。自己玩儿还不过瘾,他把竖笛连同水杯递给他的同桌尹泊涵:“给,你也来两口。”尹泊涵连连摆手……

见老师还没来,几位好奇者聚过去欣赏小常同学表演。见有了观众,他更来劲了。不知是谁又递给他一根竖笛,他接过去往水杯里一插,要表演双管吸水。可嘴巴太小,勉强把竖笛塞进嘴巴,怎么也使不上劲儿!他弓着腰,肚子鼓成了一个大蛤蟆,“呼呼呼”地吸起来。大家惊得目瞪口呆!这家伙,简直是一头大水牛。表演太精彩了!可惜的是,英语老师一到,他瞬间变成了霜打的茄子。

小常同学还有很多趣事,他是我们班的头号侦探。上课铃一响,他顾不上做课前准备,“哧溜”一下窜到门口,把门拉开个小缝,从小缝里挤出脑袋,伸长脖子,左右观望着老师的行踪。他看到了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只能欣赏他高高撅起的屁股。一旦发现老师,他就飞快地转身,边跑边喊:“老师来了!老师来了!”活脱脱一棵“消息树”。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节语文课,小常照例在门口“放哨”,几分钟过去了,李老师还没来。他等得有点儿着急了,想活动活动筋骨,转过身,就在门口跳起了东北大秧歌:伸伸胳膊伸伸腿,扭扭屁股扭扭腰……正跳得起劲,李老师轻声慢步从后门进来了,抓了个正着!小常的“大秧歌”立马谢幕,李老师还没训他,他已经囧得“脸红脖子粗”了。估计有个地缝,他能表演穿山甲的钻地功夫。

小常的“活宝”功夫远不至此,想听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点评

本文通過“用竖笛吸水”“观望老师行踪”两个具体事例,将常唯轩这个“活宝”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作者主要采用了动作描写,以“用竖笛吸水”为例,吸水前的准备动作:斜坐、跷起二郎腿、嘴巴叼着竖笛;吸水时:鼓起腮帮子、喉结上下抖动。这些细节描写得十分生动,给人一种他就在你面前表演的感觉。

同学们写作文时,想让自己的作文与众不同,一定要突出细节。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