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人生

作者:刘军芳

一提到春,文人墨客们的话就多了。

春天,在朱自清先生笔下,是一曲和着清风、鸟语、花香的昂扬向上的竹笛歌。

春天,在冰心先生笔下,是一幅蕴着天真、健美、欢悦、力量和生命的海棠图。

而在女作家宗璞笔下的春,是一个花花世界。

初识宗璞先生,是在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的课本上。一篇《紫藤萝瀑布》,从色、形、味、态等方面,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棵生机盎然、盛开于春日的紫藤萝。“花和人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文末这一质朴平静的语言,揭示了面对人生无常要心怀旷达、笑对苦难的处世真谛,带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宗璞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家学渊源。她求学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工作于社科院外文所,长住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精粹,得天独厚的精神熏陶,使她的作品有一种学不来的大家之气、冲和之态。

她的散文《二十四番花信》,展示的是北京大学的一角春光。桃花最早开放,迎春、连翘黄灿灿的一片,二月兰像紫色的地毯,榆叶梅颜色深浅不一,丁香满树雪白,海棠花团锦簇,玉兰连片片落花也各有姿态,红叶李则花开花谢匆匆。文章写花虽淡笔轻提,但各色花儿的魅姿却如在目前。

在宗璞先生笔下,春天的花朵也富有情感。桃花“冒着春寒开放很是勇敢”,迎春、连翘“争先恐后”,榆叶梅“都是我们的朋友”,朱砂碧桃“若知我一直把它看做榆叶梅,可能会大大地不高兴”,丁香在“稍稍抚慰着我不安的梦”……设想,若不是对自然、对生命有着深厚的慈怜与善良,自身有着一颗至诚至真的初心,又岂能感知到花草之喜怒哀乐?

作者并不单纯地去看花赏景,而是由花及人,从自然现象反思人生百态。想到“海棠虽美,只是无香,古人认为这是一大憾事”,但再想想,便又觉得“世事怎能都那么圆满”。看到红叶李“已经一朵花也看不见了”,就自我排解“花朵怎能老在枝头呢,万物消长是大自然的规律”。文章最末的一句话,更是于平静中淡淡道出自然万物发展的规律:“有上场,有退场,人,也是一样。”短短11个字,却包藏了对人生坎坷苦痛的感喟。

在文末,宗璞先生引用了這一句戏词:“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大自然的花开花谢、草长莺飞、清风明月,莫不击中宗璞先生柔软的心扉,吹起她心湖的层层涟漪。是在与花草自然的相依相伴中,缠绕她的“病痛和焦虑”得以慢慢消解,人生的难题得以缓缓开释。从而,她做到了对生活温柔以待,与世界和平相处,跟自己握手言和。

读完《二十四番花信》,像宗璞先生那样,与花草结为朋友,向自然倾吐心声,珍惜着每一分春光,怜爱着每一朵春花吧。在花草世界中平和自己的心态,调理自己的情绪,以花草的盛衰荣枯来反观人生,增长为人处世的智慧,开拓个人生活的视野,提升自己幸福的指数,这花样人生,何其妙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