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把日子过成花”素材运用指 导

作者:董国财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记忆里,再清苦的日子,母亲也能让它开成花。熬米汤粘锅底了,母亲给我做出了无任何添加剂的绿色锅巴;葱吃完了,她会把葱胡子洗干净晾晒着,煮水可以逐寒;白菜吃完,白菜心就放在碗里,倒些水,等着绽放开花。破损的搪瓷盆、瓦罐、碗、木箱子,都被母亲用来养花种草。毛衣毛裤穿旧了,母亲拆了后钩出来毛线毯子。她还为建筑工地用过的小轱辘钩个套,就是坐凳。在母亲眼里,压根就没有废物。她老说,东西放对了地方都是宝。她把日子过成了花,我们就都生活在了芬芳里。(摘自张亚凌《把日子过成花》)

日子如一朵朵花,你是蜜蜂就能采到甜蜜,你是蝴蝶就能偷到芬芳,你是少女就能把喜欢戴到头上,你是母亲就能烹调出菜根香,你是父亲就能把希望种满山岗……怎样把日子过成花,岁月等待每一个人展开翅膀。

【名师题解】

解读材料,可以提炼出关键词“勤俭节约”“热爱生活”“创意无限”“天生我材必有用”“选对位置”“善待”“诗意”“芬芳”等等。因为“花”是美丽的,因而那些凡是能带给人美好感受的人和事,那些美丽的思想、品德、境界、情趣、做法等都可以算是“把日子过成花”。根据材料的启示,放开思路,展开联想,选取作文素材。再根据关键词寻找切入点。文中可以有真实的花,也可以是抒情议论中比喻的花。

自然界的花姹紫嫣紅,千姿百态,如果一朵花对应一个人,那么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他独到的风景。可以在“身边的人——书中的事——网上见闻”几个世界中去检索。不管来自何方的素材,加入你的思考感悟就带上了你的元素,就是一篇好作文。

身边的人:比如爸爸的乐趣是下棋、骑车、写文章,妈妈的嗜好是网购、听歌、养生,爷爷的乐事是下棋、养狗、管闲事,他们在日子里交汇成趣味横生的欢唱;比如老师喜欢在网络空间里晒一晒漂亮的作业,成绩上升快的同学会获得小红包奖赏;比如学习用功如呆子、鬼马淘气如疯子、助人为乐如傻子的同学,风格各异,演绎了青春之歌里的聪明、幽默、热心、善良。还有校内的清洁工、食堂阿姨、老校工,他们身上又有哪些美丽,值得好好讲一讲。

书中的事:可以是名著中的人物,或历史上古今中外的名人等,要选取新鲜有趣或有新意的部分,带着自己最新的解读。比如“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革命烈士。

网上见闻:网络世界跟现实越来越密不可分,它可以把天下事和世外人送到眼前。比如,跟远方的网友之间的互动,参加网上购物感受诚信,抢红包挣到的钱怎么花才开心等。

走寻常路线,先从身边的人和事入手,在平凡的世界里捕捉感动,发现美好。真水无香,真爱无言,平常的日子很简单,细细品味也饱含人生的况味。不寻常的人物和事例,本身就带有新鲜感,容易打动人。

【推荐素材】

素材一:有一次,我们想给日本、韩国等非遗保护做得好的国家介绍我们的经验。现场,老人把伞盖等表演的家伙摆出来,那是乾隆年间的老东西,外国人一看,全傻眼了。我问那个会头,国家给传承人的资金补助,你收到了没有?他说,什么补助,不知道啊。我当时一听,坏了,我知道很多人收不到,别让日本人看咱笑话,把他支走了。现场,我写了个单子给他,“冯骥才欠某某会5万元”,叫他凭此为证,到我的工作室来拿钱。他不好意思来,后来协会派了一个人把钱给了他。

素材点拨:作家冯骥才一直致力于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他认为古村落的价值绝不小于万里长城,抢救要和时间赛跑。他关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举动有血有肉。余生不为名和利,但为子孙留文化,这是他过的日子,如花芬芳。这则名人素材,叙议皆可。

素材二:卖生菜的老爷爷看上去八十多岁了,披着一件旧雨衣,蹲在路边。一把老式的杆秤称菜叶,秤杆翘得高高的:“两块七,就给两块吧。”我看老人不容易,就说:“凑个整,给你三块。”他执意只收两块:“昨晚下大雨了,菜叶吸收水分多,我卖菜不卖水。”我不落忍,想必他还没吃早饭,就近买了一份粥和包子送他,他感动得一个劲儿作揖道谢。

素材点拨:这是集市上充满温情的一幕:卖菜的欲少收钱,买菜的想多花钱,都能为对方着想,都怀着一颗清澈如水的心。卖家的诚信触动买家的善良,留下一幅温馨的画面!愿人和人之间多带一点温度,相逢是画相别如诗,每个日子都美好。这则充满爱的素材动人心弦。

素材三:一位美国家长从中国领养了孩子,在解释什么是“收养”时,他说:“你的父母不是不爱你。只是当时他们无法给你足够的爱,而恰好我们能够。所以,他们就给了我们这个宝贵的机会来爱你。”

素材点拨:世界上最伟大的举动不是收养,而是能把别人生的孩子视如己出,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疼爱,这是孩子一生最好的营养:家里有爱,眼里有爱,话里有爱,心中有爱,一生有爱。养父母不在孩子心里埋下对亲生父母的怨恨,他们过的日子健康快乐。

素材四:美国爱达荷州,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鸭妈妈的孩子们掉入了下水道。它焦急地“嘎嘎”叫着,向消防队员求助。消防队员用手机录制下母鸭召唤的声音,把一只一只小鸭子从管子里引诱出来,再一只一只救上地面,小鸭子和等待在旁的鸭妈妈再次相聚。

素材点拨:人活着,能为这个美丽的世界做点什么?总有一样能做到,比如帮助一个限于危困中的生命,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帮助鸭子一家,这已经不算新闻,但是人们还是津津乐道。救助小动物,演绎的是人的慈悲,有人的地方就有希望,每一天都能平安吉祥。

【佳作示例一】

幸福就像花儿一样

董一鸣

又是一年山水绿,又是一季菜苗青。

集市上,新鲜水灵的本地小菜竞相登场,吸引人的眼球。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自然少不了妈妈和我的身影。我一边闲逛,一边有意无意地寻找着一位有意思的老人。

那是一位卖菜的爷爷。瘦高的身子骨,如同陈年的扁担,被岁月重压,有些弓腰,但手脚仍旧麻利。街边的那棵柳树下,就像被他承包下了似的,他不与谁争,谁也不与他抢。但凡遇上了老人家卖菜,妈妈和我都停下来一会儿,说实在的,我愿意听他谈笑。

老爷爷骑着一辆三轮车,车厢占地方最大的是他的老伴儿,此外便是少之又少的几样小菜儿。他卖菜,分明是形式大于内容,不图赚多少钱。他三下五除二就把带来的那点儿菜卸完了,老太太才慢慢悠悠地下车,颤颤巍巍地将叠得方方正正的编织袋抖落开,铺在马路牙子上,蹲坐上去。又从衣兜里掏出一叠零钱,津津有味地数起来。

“咋又坐地上了?”老爷爷一边心疼地嗔怪着,一边赶紧从车厢里抓起一块棉垫子,“快垫上,别凉着!就那两毛半钱,查那么多遍干啥?”老太太依旧在数钱,老爷爷便坐在车厢板上,一边看着人来人往,一边有一搭无一搭的叫卖着:“卖菜啦——自家园子种的小菜!”他卖菜不扎捆儿、不装兜、不称重,随意抓出一把打个样儿,一元钱一堆儿,买主照样自取。谁多抓一点儿,老人也不说啥。

围在小摊前的人多了,老爷爷喜欢跟人说说话:“她比我大四岁,今年都八十六了!她二十一跟着我,过了这么些年,都没红过脸儿啊!”他弯腰为老伴儿抻了抻裤脚子,“我们那辈儿人不像现在的年轻人,结婚、离婚跟闹着玩似的;娶人家就得一辈子对人家好,现在她耳聋、脑袋也不好使,家里的活都是我来干。”听他说实话,看他“秀恩爱”,我感觉周围的人都被暖到了:他们的爱情那么简单,或许没有过送花的浪漫,却把自己变成一朵玫瑰,一生只赠一个人。谁又能超过这份长情与浪漫?

有人問起他的儿女,老人笑成一朵花:“我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市里住楼房,争着让我们搬过去,可我俩还是住在农村习惯。我俩身体没有啥毛病,趁着都能动弹,做点事儿心舒坦。养几只小笨鸡,种几垄农家菜,孩子们回家人人有份儿。都是绿色食品,吃着一百个安心。我俩的家,就是孩子的‘度假村’……”

在他悠然自得的一袋烟中,那点时令小菜很快就卖完了。他把三轮车调过头来,向一言未发的老伴儿喊道:“把钱揣好,上车,咱们回家喽!”老太太可能是坐的时间久了,站起来有点儿一瘸一拐。他赶紧上前搀扶,帮她捶捶腿,又掸了掸身上的土。

他们渐行渐远,我的思绪也随之飘出很远:只花一元钱,不仅分享到无污染的农家小菜,还分享了老人的勤劳与豁达、甜蜜与温暖、幸福与简单。别人只是吃到他的菜,而我还听到他的叫卖声——叫卖幸福,像花儿一样的幸福。

【教师点评】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一对朴实无华的老两口,几十年如一日,把《最浪漫的事》变成了他们一生的主题曲。本文选取了他们一起出摊卖菜的生活片段,表现出老人的勤劳与豁达、甜蜜与温暖、幸福与简单。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却有暖人心窝的感染力。本文最大亮点是语言描写很真实,符合人物身份和特点。议论抒情简明,恰到好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佳作示例二]

低到尘埃里也开花

闫玉清

三面青山一面水,蓝天白云相映美。

大树下芳草如茵,我们席地而坐,等一家人。确切地说,是等一个曾经“低到尘埃里”把事故变成故事的女人,一朵怒放在困境里面的女人花。

她是妈妈的闺蜜,俩人无话不谈。常常是找一家最亲民的小面馆,一人一碗阳春面,边吃边聊。我是跟随妈妈的“手提包”,不知不觉就装满了她的故事。

第一次吃面,她的讲述让人摇头。“听说你买的车出事了?”“可不,辛苦攒下点钱,买了一辆车,等警察找上门来才知道这车被人‘一车二卖’。车被扣留,听候处理。”她喝了一口面汤,“俺家他心疼那点积蓄,一时急火攻心,大病一场。去医院一检查,他的肝病很重,大夫说得赶紧想办法换肝。打电话给他国外打工的弟弟,赶紧飞回来救哥哥。”妈妈叹息着,拍拍她的手:“我能帮你做啥就说。”

第二次吃面,她的诉说让人同情。“他弟弟是回来了,可体检后医生悄悄告诉我,已不适合捐肝脏,因为他弟弟已是癌症晚期,准备后事吧。”屋漏偏遭三更雨,船迟又遇打头风!丈夫住院正昏迷,小叔子又将英年辞世,婆婆送饭路上还意外骨折……一连串的打击如疾风暴雨,不容她喘息。上天怎忍心把所有的倒霉事一股脑都砸向她?我都跟着难过,以为她会怨、会哭,可她没有。她低头轻咬一根面条,昂起头笑一下,“别为我担心,婆婆不能帮我,还好有家人能照顾她,不用我着急;儿子选择在学校住宿,周末的时候就去亲戚家;我就全心全意在医院陪护……”妈妈心疼地握了握她的手:“我能帮你做啥就说。”

第三次吃面,她的选择令人起敬。“挽救俺家他,只能进行器官移植,这需要一大笔钱不说,风险大且难免有排异反应,一旦努力失败,结果可能是人财两空。”她捧着面碗,似乎在暖手暖心,“很多人都劝我:算啦,别傻啦,已经仁至义尽了!可是我不,说好是一辈子就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行……我不想让一家三口人在一起吃饭的幸福,定格成一个回忆。”妈妈敬佩地搂了搂她的肩:“我能帮你做啥就说。”

在那段最倒霉透顶的日子里,她低到了尘埃里,坚强隐忍,不错过一点雨露阳光,等待好日子的绽放。三年光阴,弹指一挥间,阳光重新照到了她身上:丈夫手术成功,已经可以正常地生活、工作了,儿子也考上大学并且本硕连读。

她要请我们吃一顿,因为她说过,日子好了就吃顿好的,这次吃野外烧烤。

带领着丈夫和儿子,她一脸阳光地走来。人更显瘦削精练,脸上虽有皱纹抢镜,但挡不住一份坚毅。说起曾经的苦难,她轻描淡写地笑着说:“都过去了。”

一个人究竟可以承受多大的压力?即使低到尘埃里,也能等待花开。她让我看见,在最低处盛开出的那朵更加鲜艳的花,在尘土里散着生命的芬芳。纵然岁月把她冲得四分五裂,她还是她——活着就把日子过成花,哪怕是头上顶着冰碴。

【教师点评】

本文让人们见证了一位平凡而又了不起的女子,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接踵而至的种种打击,她顽强不屈。扛起一家的风雨,咬牙支撑,永不言弃,带给家人希望,带给自己憧憬,留给世人榜样。女子的遭遇很多,但是作者通过三碗面来诉说,结构清晰,脉络分明。语言描写生动形象,不但叙述了相关事件,还表现出人物怀着大爱坚定不移的品格。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