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

作者:刘亦凡

一心回报家乡的富豪最终却尴尬至无法回家,一次捐助的善举却招来如此多的是非,问题到底出哪儿了?村民的贪念固然是一方面,但陈先生的行善之道也值得反思。

送別墅是对乡人最好的帮助吗?以农村的现实情况,村民住上别墅,就有了经济保障、生活品质了吗?可见,简单的物质捐助,即便数额惊人,也并不一定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时,还有可能助长某些人的惰性,使之安于现状、不思改变;或者激起某些人的贪欲,使他们非但没有感恩之心,反而还理直气壮地索要下去。

材料中陈先生的大手笔就起了这样的作用,像他的乡民那样的人,生活中也并不少见。

歌手丛飞也曾有过这样让人心痛的遭际。他自己的生活并不宽裕,却长达11年从事慈善资助,将主要收入捐给很多贫困的失学儿童和残疾儿童,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收养和资助的孩子达到183个,为此他还负过债。可当他身患癌症无力再捐助下去时,非但没有受助者前来看望,反而还收到了很多责难的电话。这些来电都是问“你上次说打的钱怎么还没有到账呀”,“你都是名人啦,说话要作数的,你再不打款,学生都不为你读书了!”像这种缺少自尊自强自立精神和感恩之心的人,助他财物又有什么意义?

我们一直有一种认识误区,以为给钱、给物就是最大的慈善,是最实惠的帮助。但授之以鱼只能满足一时之需,改善一时之境,要长远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不能满足于授之以鱼,而应该深度思考问题的根源,想办法授之以渔。这“渔”,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是改变命运和处境的机会、技能、方法。

京东总裁刘强东被称为最爱家乡的企业家,他曾给全村60岁以上老人发出每人一万元“春节特别红包”,以回报当年家乡父老对自己的关爱。但他对家乡的援助不仅局限于“鱼”,更注重“渔”,2017年他向家乡捐赠超1亿元资金,为家乡建学校、引产业,不仅带来就业,也带来全新的技术和全新的商业模式,对家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陈先生也能像刘强东那样,把建别墅的2亿资金用在合适的地方,发展家乡的教育、文化、经济……把大家引向致富之路,何至于落得个有家难回啊!回报之心固然可嘉,但要从根本上精准帮扶,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重要。

评点:看到这个作文题目,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都是村民太贪婪了,不懂得感恩,把别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应当,所以,从村民角度立意的同学比较多。有从陈先生的角度写的,也多是批判现实,感慨好人难当。这些立意固然都是准的,但本文作者能够透过现象深挖本质,反思陈先生的援助方法、回报方式,立意角度新颖,有深度。文章将一味授之以鱼的不利和授之以渔的好处进行对比,分析说理细致深入,论据典范,有说服力。

(编辑:于智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