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绍兰:99岁“慰安妇”受害幸存者去世

作者:未知

5月5日13点20分,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韦绍兰老人因病去世,享年99岁。对于她来说,百年风雨,唯是苦命沧桑。

韦绍兰出生于1920年农历7月27日,广西桂林荔浦县新坪镇人。1944年的冬天,24岁的韦绍兰被日本士兵抓走,在慰安所遭受了3个月非人的折磨,期间怀了身孕。逃出慰安所后生下一个孩子,取名罗善学。韦绍兰是唯一公开儿子“侵华日军后代”身世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因外人的偏见,这个从小在学校就在同学一口一句“日本人的小孩”的谩骂中长大的男人一生未婚,与母亲相依为命。

2012年,导演郭柯偶然看到韦绍兰老人的故事,被其顽强的生命意志深深感动,先后拍摄了纪录片《三十二》与《二十二》。时年92岁的韦绍兰常常蜷缩着身子,坐在结满蛛网的房梁下,时而看看门外的风景,时而一言不发地像尊雕塑。她说:逃回到家里就哭了。看到人回来了,丈夫却说她“到外面去学坏”。婆婆和邻居都说你别怪她,可丈夫怎么想也想不通,就躲着她一个人闷声到山后去砍柴。后来,她想到自杀喝了药,被邻居救过来才没死掉。

在那三个月,韦绍兰被野兽们折磨;此后的一生,她被“慰安妇”这个耻辱的身份折磨。

“眼泪都是往心里流的!” “苦的苦,想到的没人比我更苦了!”丈夫1986年去世后,她独自拉扯儿子,日子一天天过得艰难。韦绍兰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30 元,她最爱吃白菜,因为白菜是所有菜中最便宜的,一次买五元钱的,可以吃很久。如此的省吃俭用,老人却在拍摄《三十二》的那个冬天,给了导演郭柯一个100元的红包,像家里的奶奶说:“给你们妈妈买点糖吃。”有时,儿子觉得日后“有病吃农药死掉就完了”,她却坚强地说:“只愁命短不愁穷,只要命长,再苦再穷也不怕。”她在世时,每天6点就起床,一大早把屋子里里外外打扫一遍,然后洗衣服,吃过早饭后,她会到村子里溜达一圈。她最開心的是哼唱自己十三四岁时最爱的一首民谣:“日头出来点点红,照进妹房米海空,米海越空越好耍,只愁命短不愁穷。天上下雨路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 她佝偻着背,蜗居在简陋黑暗的小房子里,却说出一句:“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留着这条命来看。”

2010年12月5日,韦绍兰母子作为仅有的中国受害者代表,出席在日本国会举行的亚洲“慰安妇”受害者听证会,并向日本政府递交了“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赔偿的请愿书”。当场,她痛哭不止地控诉当年日军的暴行。在随后的半个月里,母子二人相继在东京、静冈、京都、大阪等地参加了多场“受害者证言集合”的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1931年到1945年日军侵华期间,20万中国妇女被迫沦为日军性奴隶,即慰安妇。2012年郭柯拍摄 “慰安妇”题材纪录片时,全国仅剩32位“慰安妇”幸存者,故将片名取为《三十二》。2014年开拍第二部,《二十二》记录的老人,到2017年7月只剩9位,随着韦绍兰等老人的去世,如今这个数字减少至5位。而全国范围内经过认证且还在世的“慰安妇”幸存者仅剩15人。

32,22,15……这个残酷的倒数还在继续,这串数字终有一天会变成“0”。

韦绍兰老人生前曾多次表示,她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向日本讨回公道。一句日本的道歉,她等了75年。但直至临终,韦绍兰老人也没有等到……

热议锐评:韦绍兰老人的去世意味着70多年前那段屈辱日军侵华历史又少了一位重要亲历者和人证。她们的故事饱含了太多的沉重与磨难!历史的真相往往污秽不堪,历史的痕迹又总是淡而又淡。然而有些历史,我们却永远不能忘记。

谈及对韦绍兰的印象,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感慨:“一是她的勇气,敢于站出来揭露日军暴行,到东京大阪控诉日军暴行。二是她一直以来都对这个世界的人和事非常宽容。就像她自己说的,‘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所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这是人们现在应当做的。但我们更应铭记的是韦绍兰老人,铭记她在面对一切时始终保持的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素材运用:沉重与磨难;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勇气;宽容;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资料来源:新华社新媒体、澎湃新闻、环球网、《南国早报》《北京青年报》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