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到2019,年轻人周期性“怀旧”不总是矫情

作者:王钟的

这段时间,社交网络最流行的集体行为,大概要数晒自己2017年和2019年的对比照片了。3年时间不算长,很多人的面貌却堪称天壤之别。有人发际线上移了;有人告别了消瘦的身形,留下了“过劳肥”的肚腩;还有年轻姑娘褪去了精致的妆容,英姿飒爽地穿上了军装。在对比中,大家恍然大悟,21世纪即将进入第三个10年。

3年时间不长,急着晒出对比照是不是过于矫情了?那要看,3年对一个年轻人意味着什么。青春永远是躁动而不可知的,3年可以让一个高中生变成大学生,可以让一个大学生变成职场青年,也可以让生于兹长于兹的乡土少年变成飘零异乡的游子。

年轻人对岁月变迁的敏感,出于他们对“稳定”的厌倦。在很多年轻人眼中,“稳定”是难以忍受的。作为职业规划的方式,频繁跳槽、“闪辞”的利弊,可谓见仁见智。但是,这至少说明了年轻人对变化的热切期待。每个行业、每个领域,总需要一条不甘心的鲶鱼,正是他们的跳跃激发出社会活力,让平庸者归于沉默,让奋进者人生出彩。

年轻人对岁月变迁的敏感,也出于他们对变化的不可预测。刚刚离开校园,手里没有资源,没有父辈的“庇荫”,大多数在城市里孤身奋斗的年轻人都是如此。对于人生的变化,很少有人能够清晰地描绘出抛物线。3年以前,你在此时此地;3年以后,你又在彼岸他方。个人命运的方向,离不开自我的抉择,但也无力悖逆时代的浪潮。与其面对未知畏畏缩缩,不如大胆碰撞不可知的一切。

年轻人对岁月变迁的敏感,当然还出于他们对未来信心饱满。回顾过往的3年,心里当然少不了对未来3年的揣测。尽管这种揣测不会有标准答案,却让青春更有奔头,更有希望。青春最珍贵的不是年轻的肉体、姣好的容颜,而是变化本身。多年以前,诗人食指曾写下《相信未来》的诗句。哪怕是在最困厄的日子里,未来依旧令人期待。

在互联网时代,“怀旧”成为周期性的舆论现象。隔三差五的,总有各种理由激起网络上的怀旧风——可能因为某家互联网平台的转型与关闭,可能因为某位曾经迷恋的流行乐手告别舞台,也可能因为再次观看少年时代的影视剧。互联网时代的怀旧并不深沉,很多人们称之为“经典”的东西,放在更长的历史尺度里仿佛白驹过隙。

人们曾经认为,数字的记忆是永恒的,只要硬盘还在,就不必担心数字形式的记录消逝。从机器功能的角度看,这样的判断当然是正确的。不过,发挥机器效能的始终是人,如果没有用户对数字记忆的调取与阅读,电子文档保存再好、备份再多,都可能沉没在“比特”里,被遗忘在硬盘的某个文件夹里。互联网时常激荡起“怀旧风”,也许正出于人们对数字记忆的警惕,再美好的记忆,总归需要人去打捞。

有人说,泪点很低,因为变化太快。年轻人不担心变化,不害怕未知。不过,在任何人的心底里,总要留一块属于过去、属于记忆的空间。从2017年到2019年,对岁月变迁的敏感凝聚在两张照片的对比中。期待这份敏感不仅属于少年,也能觸动更多年龄段群体的内心,学会拥抱未来,学会接受变化,也学会梳理不久之前的过去。

(本文原载2019年11月29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观点运用:追忆逝水年华;时光的痕迹;青春的躁动与未知;学会拥抱未来,学会接受变化;在时间面前,每个人都有故事;人,需要偶尔停下来,回头看看……

编辑/华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