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走向生活的写作

作者:余君才

我们为什么阅读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在思考什么?

或者,我们究竟为什么而阅读?

这一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周国平先生说,阅读是一种宗教。而有人阅读,仅仅是因为打发无聊的时间。而有人的阅读是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阅读,读取经典著作,从中汲取养分。

于我而言,我的阅读是很丰富的,当然也比较杂,阅读占去了我很大一部分时间。因为自己也写作的原因,我的阅读有了更大的意义,除了在心灵世界里达到共鸣,感动自己或者陶冶自己之外,更多的是为了具有更宽的视野和胸襟,在阅读的世界里更好地写作,写出对事物的感悟与思考,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认识。

作为中学生而言,阅读更应该有所选择。阅读经典的作品,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对事物的看法。但在微阅读时代,阅读与写作都走向了肤浅化、瞬间化、碎片化的浅阅读,泛阅读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功利阅读超越人文阅读,畅销书呈现出的是大量的文学泡沫。

浅阅读与泛阅读的盛行,过度的此消彼长就会使知识的创新和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只有在深度与经典的阅读中才能发现伟大的文学传统,才能够重塑深刻的阅读和写作。这样一来,我们的阅读才变得更有价值。

在2015年的文学调查中,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籍中,四大名著已然在榜。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常常被网络畅销小说吸引,真正的有营养的阅读缺失,导致了学生的文学底蕴越来越浅薄。学生的作文显得很贫瘠,很多人在写作时无病呻吟。这样的现象在中学生中广泛地存在。他们的阅读越来越少,阅读的经典作品也越来越少,他们从哪里吸取文学养分呢?

也许,他们只能在教材里流连忘返,所得到的见解毫无新意可言。这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思考。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上有更大的提升,改变目前这样一种贫乏的状况?

阅读照亮世界

现在很多人的阅读都是碎片化的,零散的。

这样的阅读,实际上是很难有很大的收获的。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的碎片化阅读会让阅读越来越表面,让阅读者越来越肤浅和散漫。

在阅读时,我们应该有一个阅读体系。

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读一些诗歌、散文,以及叙事类的文学作品。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这里面有很多的养分,让学生在这里面找到文學的寄托和热爱。

当然,也可以读一些很好的现当代诗歌,让学生体会语言和修辞之美,找到很好的语言感悟。读叙事类作品,有利于学生去尝试模仿,将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记录下来。有了语言的灵动,有了思想的光芒,学生的阅读就有了根基和希望。

但是,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积累。学生应该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将一首好诗,摘抄下来,反复读,它必然会成为日后写作的一种养分,自然而然地在表达中体现出来,成为对语言的一种美好的语感。学生可以积累一些好的现当代诗歌作品,比如席慕蓉、海子、顾城等优秀诗人的作品,让他们的作品的光芒照亮学生的阅读世界。

阅读让你的世界更丰富

随着阅读的深入,慢慢地学生可以接触更多的议论性文字、论述型文字,让学生产生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看待问题的方法,以及自己独特的思考,有思考和思辨性,让学生真正具有一种时代的精神。

阅读,让自己更有思想,让自己的世界更丰富。

当学生的阅读积累达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切入一些文化专题,读一些名人、名家思想作品。比如:叔本华、尼采、周国平,余秋雨、熊培云等一些有着自己独特思想和见解的作家。他们在某一个方面和领域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认知。这些文化专题,会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充分地受到阅读的熏陶和洗礼。

阅读,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有能量,它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经历者和当下社会和当下的观察者、认知者。这样的学生,有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有着对社会责任和担当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当代中学生。

这种视野来自阅读,来自有体系的阅读,这就给中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些选择,选择有生命力的作品,让阅读变成真正有意义的阅读。

写作不是无中生有

写作不是无中生有的,写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来自阅读,因为当我们的经历还不足够成为我们言说的素材的时候,阅读就显得尤其重要。

特别是中学生,阅历和见识还不够丰富,这就要求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积累,积累阅读中的优秀的词句和借鉴优秀的人生经历。

当你积累的作品和文字达到一定量的时候,这些作品和文字会在无形中成为你心灵世界的重要的东西。它丰富你的心灵世界,也是我们写作的灵感的来源。

在写作的时候,那些曾经积累的素材会自然而然地跳出来帮你说话。

当你的语言还不能撑起你的思想的时候,你积累的名家作品它就成为了你写作的一种资源。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仍然有作笔记和摘抄的习惯。这些都会给我灵感和启发。我希望中学生也可以这样做。

多积累,多尝试写作。著名作家季羡林先生,写出了那么多的作品,但没有人想到他的读书笔记也是相当多的。他有一个随身携带的本子,这个本子记录了他在瞬间的所思所想。那也是灵感的来源。

写作是一首来自生活的诗

写作也来自生活。

来源于生活的写作是最贴切的,最为真实的。

文字来源于生活,写作充满想象。写作不是言之无物,它要融入作者的生活感悟。写作者将文字赋予诗意的美感,让文字充满想象与画面感。

比如:我在写文章《一个人应该像一朵花》时,便是来自对教室外面花坛里的杜鹃花的观察。教室外的杜鹃花一年一年开放,往而复始,我想到了我的教师生活。一届学生毕业了,另一届学生又接着到来。但我看到那往而复始的杜鹃花,我想到:“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花开时明艳,花落时静美。”想到杜鹃花的花开花落,想到自己的教书生活,日复一日,我觉得它仍然是美好的,就如同花的凋谢一样,花开时明艳,花落时静美。这便是我的教师生活,这便是人生。

这些都是源于对生活的仔细观察,然后才有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也只有这样的文字才能够形神兼备。

中学生的写作,就是要细心观察生活,让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事件或某种现象等,在笔下缭绕成一首来自生活的诗,或者诗意,或者忧伤,或者苦涩。

诗意是一种写作的情怀

中学生作文时,要善于引用名言诗句,增加文章亮点。这就要求学生多积累,多阅读,从一些好作品里汲取营养。

席慕蓉在诗歌《为什么》里有这样的句子:“在长长的一生里/为什么/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这样的句子的积累和引用,总要比你说“岁月如梭,时光匆匆”要强很多倍吧!

所以,初学写作的学生们,千万不要忽视了诗歌的力量,忽视诗歌的语言和美,要让诗歌给我们的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青春是最赋有诗意的年纪,如果青春离开了诗歌,就少了一些颜色。”中学生的写作,我以为从阅读诗歌开始,从积累诗歌开始,也从简单的创作诗歌开始。这样,学生的语言天赋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少年情怀总是诗,诗意是一种写作的情怀。

赋平凡生活以哲思

中学生的写作难免是空洞苍白的,因为,写作跟生活和阅历有关。

但我们可以通过对事物和生活的观察,赋予平凡生活以哲思,多一些对人生和生命的认识与思考。这样,我们的写作将会产生更大的写作效果,写作就更有深度。

席慕蓉在《一棵开花的树》里写道:“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而当你终于无視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

诗人发挥想象,把一棵树想象成一个等待的人,但当她等待的人却无视地走过时,那凋落的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诗人将一件很普通的自然现象赋予了思考和哲理,将它变得是如此的合理。

那凋落的花瓣哪里是花瓣,是我因为你无视的走过而凋零的心。这便是来自生活的哲理和思考。

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自然趣味

有一次,当我看见校园里两棵并排的榕树,它们一直站在那里,却永远没有交集。于是我写下了《距离》:“或许,我该/试着劝说两棵榕树/拥抱取暖/却发现一棵树/站成另一棵树的天涯”。这便是写作的语言和思考。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自然趣味。

王蒙先生在《我怎样决定了我的一生》中给中学生谈人生之路时这样说道:“我们应该走进自然,回归自然。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自己的所由、所出、所归、所依、所乐、所悲。大自然还就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生活在蓝天与大地之间,永远如日月之经天如江河之行地,永远稳得住自己,永远有一个主心骨,永远处于一种阔大、高尚而又脚踏实地的境界。”

当我们真正地融入到自然中,认真地观察生活,珍惜自然,细心地“阅读”生活,观察自然,我们的文思永远都不会枯竭。

打开写作之门

我想对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做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必须要阅读和积累,不积累的阅读,效果是极差的。

阅读,然后积累,才能给我们提供素材和灵感,提供我们写作的借鉴和参考。

而当我们写作时,不要忘记我们的阅读所得,要将阅读所思所感付诸笔端。然后再加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理解,才能写成更好的文字。

写作有时来源于间接的阅读,借鉴的是别人的经验,但这经验必须要符合自己的生活和正确的精神价值。

更多的时候,写作是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对自然的珍视和对自然趣味的捕捉。

但总的来说,我们都应该笔耕不辍地去尝试写作。

去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别人的世界;去尝试写作,我们才可以在不断的积累中得到更多写作的启示,从而真正地打开我们的写作之门。

另外,文末附上一篇小文章,这是我在校园散步时,发现木芙蓉花凋谢的情形。木芙蓉花早上时的颜色是纯白色的,中午,颜色慢慢被红色浸染,一点一点地变红,直到白色的花全部变成红色,大红大紫,然后凋落。

这一观察和发现打开了我的写作之门,启发了我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和思考。

我相信中学生朋友,经过阅读和思考,经过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之后,一定可以灵光乍现,写出很多有思想见地,有生命力,有情怀的文字来。

2017.10.25改于广州。

附:《每一片花瓣,都是青春美好的证明》

入秋的南方城市,阳光依然很好。

南方城市的花儿好像是受了大地的恩赐,一年四季,花香满径。

那天傍晚,因为整天的繁忙,有些倦怠,我独自一人在植物园里散步。我想看看植物园里的那些花草。

微风袭来,花草树木都散发着自然的清香。我沿着植物园里的小路探寻,分明看到那一株井栏边草,招摇着,自由得有些骄傲了。那一棵椰榆树,风姿卓越,挡住了花叶万年青的半张脸。潘石榴树,高高在上,像个懂事的大孩子。萱草、薏苡草、紫竹梅在一旁推搡着,使着小性子,那不,紫竹梅的小脸都红一块紫一块的了。

然而,当我看到那株木芙蓉时,我有些吃惊,早上还是白色的花瓣,这时怎么就染上了红色呢?

我每天经过植物园,还真没有那么近距离地目睹过一朵花的美好,细瞧过木芙蓉花的容颜。走进了细看,才了解到,原来,洁白无瑕的木芙蓉花,在阳光下,逐渐变成了红色。那白色的花瓣,迎着风招摇,风吹过来,木芙蓉花报以微笑,脉脉颔首。一阵雨滴落下来,木芙蓉花尽情迎接雨露,甚至张开双臂,丝毫没有耷拉脑袋不敢面对的意思。在她还没有释放她的生命全部的惊艳之时,她从未想过低头。一朵木芙蓉经历风雨,她在成长与经历,在阳光的温暖之下,她再也不顾少女的矜持,尽情地绽放她的美,美极一时,花瓣全变成了红色。

这时我才知道,每一朵木芙蓉花,在花开花谢之间,用生命和热血尽情释放。她将白色的花染上生命的红,一点点,一片片,一抹抹,在白色的花瓣上涂抹,慢慢荡漾开去,晕开的那一抹粉红,像少女羞涩的脸蛋,在一束阳光的照射下,忽然在羞涩与半遮半掩之间,由清纯的白变成火热的红。

那是一种怎样的红啊?

如同诗人笔下流淌的诗篇般动情。她婉约秀美,如同宣纸上的一抹红印,典雅大方,却丝毫没有俗气;花瓣在红色的氛围里,透着淡淡的白,姿态极妍,却不妖艳;明媚万分,却不落俗套……

我惊叹:那便是芙蓉花的青春与生命。

由盛开到凋谢,木芙蓉的一片花瓣逐渐染上了红,红色慢慢荡漾开去,有的花朵已经全部变红,红得有些发紫。但这却意味着:木芙蓉花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的诠释呢?

我想起天地之间,有一种虫子,叫蜉蝣,朝生而暮死,但意义非凡,值得尊敬。山间有一种木槿花,朝开夕谢,向阳而生,日落而息。它们的生命,和木芙蓉一样,虽然短暂,却值得赞美。

木芙蓉正是用她火红的青春,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每一片花瓣都是青春最好的证明。就像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一生尽情地绽放,鼓足了劲也要出类拔萃,不求大红大紫,不求向死而生,也要痛痛快快地释放活着的意义,每一次绽放都是活着的证明,也是人们对抗无限时间的最美好的方式。

(选自图书《因为经历,所以懂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