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

作者:葛周

每次提到《愚公移山》这则故事,我都会被古代劳动者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但是如果撇开“坚持不懈”这一“正面意义”,掂量一下愚公的“投入”与“产出”,我以为愚公的行为是多多少少真有几分“愚”的——若真让其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去移山,他们便会陷入希绪弗斯一般的境地而难以自拔。所以,移山不如移居——举家搬迁。

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我们与世界、与身边的环境发生冲突时,我们只有通过改变才能走得更远——或改变世界,或改变自身。

但是,改变世界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当年我们曾在“改变世界”的豪举中掺进了太多“大跃进”式的荒诞不经的傻事。所以,人们很多时候首先考虑的该是改变自己。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的名言“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精准地阐释了这个世界的发展规律——大自然以其自身的法则决定着任何一个物种的消长存亡:你的适应能力越强,就越生存得好。只有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改变,我们才能发展得更好。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改变自身的能力;人们强调学习的作用,就是强调通过学习改变自己。

要知道,给自己穿上鞋子永远要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容易得多,方便的多。穿上鞋与铺地毯效果相同,但付出的成本却有着天壤之别。造成两者间的差异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一个从自身特点出发,一个从外部环境出发。

屈原对楚国满腔热忱,但时时怨天尤人,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道出了他的对外部世界的误读和对自己认知上的缺陷——他只看到世界的灰暗,却未曾有过深刻的自省;他总是将自己封闭在夸张的想象之中,而没有想过我之所以如此,外部世界与自身的原因各占几成。相比之下,那位劝慰他的渔父却一位是人生的智者,他的那句“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实在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最终,屈子魂断汨罗,葬身鱼腹。世人赞美屈原坚守理想,认为渔父世故圆滑。而在中国人的词典中,圆滑乃是放弃原则、随风摆柳的代名词,甚至被引申为卑鄙;而坚守则是坚持原则、不忘初心的体现,往往被冠之为高尚。

殊不知,改变自己并不等于圆滑,而是一种自我调适。圆滑是一种无原则的逢迎,而改变自己则是一种有原则的变通。圆滑已经偏离了既定的目标,而变通则是换条道路继续走向最初的目的地。改变自己实质上是一种更为智慧的坚守。

有句名言:“您改變不了环境,但您可以改变自己;您改变不了事实,但您可以改变态度;您改变不了过去,但您可以改变现在。”人生的道路充满障碍,有时候我们需要改变路线,绕道而行。若遇山开山,遇海填海,就很有可能蹉跎了我们宝贵的时间,失去了稍纵即逝的机遇,最终无法登上成功的山巅。

学会变通,适时改变,我们才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邂逅“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淦生点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