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幸福

作者:戴守正

“凡是意识到自我的人,从今往后才是独立的;他永远不知道疲倦,他明白生命的苦短,所以完全沉浸在深深的而又适度的幸福之中。”这适度的幸福,就好比对一个苹果,很多人都喜欢削皮后享用,也有些人吃苹果却不削皮,这往往是由于大家的心理习惯决定的。由一個人感受适当幸福的小事中,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与思维;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也一样,不同的书也有不同的性格,这虽然是由作者的思维表达出来,但是又取决于不同的读书人,因此才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

而读一本有益的书就像和一个智者在对话,只要你肯认真地去读,认真地去思考。书就像有用的朋友一样,它会使你对身处的环境更加了解,对事物有一个新的审视。细读一本书,慢慢地、细细地去体会它的精华,那是一种在明灯下的恬静,是一种沉浸,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如果真正可以沉下心去读,就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幸福在心间缓缓地流淌。此时,书籍上的文字不再是死板的、冰冷的,而像是一位智者为你娓娓道来生活的真理。

也许有人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幸福,那是因为他们太注重物质上的幸福了,不过,很多时候物质财富都是由外部条件决定的,因此会造成人们的失落;但精神上的幸福,则是可以由自己内心决定的。因此,幸福这种满足感,不能只停留在物质上,如果自身的幸福由物质来衡量,那往往是不会满足的。真正的幸福应该是精神上的:当充满倦意的一天快要结束时,此刻读一段好书,会把我们带进一个宁静而愉悦的世界里。在万般静寂里,我们在感受文字的美好时,也会在一种愉悦的境界中去享受、去体会人生。

漫步在书籍中的精神世界里,看到书中的角色所表达的看法与自己类似时,便会在心中发出共鸣,仿佛遇到知己一般兴奋,这些共鸣与激励往往会使人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付诸行动,并时刻以实现目标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为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具有自控的能力,还要对诱惑视若无睹,并且时常以荀子所说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来警醒自己。这时,人们在书中得到了一种心理暗示——他们觉得自己努力的方向得到了肯定,这样就更增强了信心。

所以说,为读书花一些时间,收获的会是无尽的知识;为读书花一些钻研,收获的会是一种新的视角。我们把读书作为一种享受,收获的会是一种精神上的幸福;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收获的可能是全新的人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