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发现

作者:肖一帆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题记

仲夏,周庄。

人群的嘈杂同船娘疲惫的嗓音混在一起,样式重复的当地服饰挂在橱窗里,鲜有人驻足。我逃也似地躲到当地人家的菜园子后。本想着在周庄发现三毛口中的美,却一直寻而不得。

蹲在墙角,我望向亮堂堂的晴空。

耳边还嗡嗡地有人群喧闹的余音,眼角瞥到面前高墙头的一抹绿意,说来也怪,这树叶仿佛是忽然亮起来的。与这叶子一同亮起来的,还有一声唱腔,透过矮矮的墙袅袅地飘进我的心里,那嗡嗡余音便清了,远了,只空下一方舞台,专门等那曲音上台演奏似的。

绕到墙后,我才发现,古戏台岿然而立。破空的檐角、描金的屋棱、彩绘的壁画和精雕的窗扉,这一切,显得那么近,又那么远。我抬眼望去,只见舞台上的一角,还站着一位小旦,咿咿呀呀地唱着。这便也算个绮丽的邂逅了,我暗暗想。

那小旦身着一袭藕粉丝缎的水袖袍,上面绣有郁郁青葱花草木,头戴缀花点珠盈光冠,头梳辫花玉簪如云髻,足蹬纤纤金莲绣花鞋,这身装扮已把我看痴了,这是哪家的大家闺秀,抑或是哪本书里的痴情女子?我心下一诧异,暗自忖度。

开嗓,正是刚刚婉转清丽的戏腔。像是山顶的泠泠清泉,带着水的清澈,丝毫不染,又裹着云气,高峻又清凉。念白处更是如泣如诉,我虽听不懂歌词,却感觉心尖处变成酥酥的一片。一字一句,一字一情,绵绵拖长的尾音中还浅藏着少女的如水心事,更不用说那时而微蹙时而舒展的柳烟眉、吐气如兰的绛珠唇、轻轻翘起的纤纤指、如云似水的长水袖。

一曲歌罢,我早已沉溺于小旦精妙的表演无法自拔,竟不觉自己走到了戏台最近处。她对着俨然一副醉态的我只莞尔一笑:“随我来吧。”

随同她来到后台,胭脂、戏服、剧本堆满了屋子,卸去脸上浓浓的油彩,她露出还有些稚气的脸庞,一番闲聊,才知她竟大不了我几岁。“干这行,很累吧?”我轻轻地问道。她脸上有淡淡的疲惫,不似台上那般光彩照人,少女的皮肤被浓重的油彩长时间覆盖,竟失去了白亮的光泽。

“是呢,我从小就跟着师傅练昆曲,一个戏子该受的苦我都吃过了。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好了,很少有人愿意受这种罪。但是我太喜歡唱戏了,我想把昆曲留下来,也就不感觉累了。” “今天这出,是《牡丹亭》里的游园惊梦。我觉得丽娘是个那么勇敢的人,可以不在乎那么多束缚,执著地奔向柳梦梅……”她轻轻说,眼里闪烁起动人的光芒。倏地,我的心,怦然而动——

忽然发现,原来,她也是那丽娘呢。为了所爱的昆曲,为了所爱的文化,能这样勇敢地坚持下来,用自己单薄的翅膀,支撑起接手昆曲文化的重任,向世人宣告我中华少年与中华之美同存,演绎出一幕最动人的“一往情深”。忽然发现,她的美已不再停留于服饰表演里,而是引向泱泱中华的璀灿星空,活成发着光的星子,照亮着人们的路,也照亮着人们的心。

忽然之中,我发现,这世界到处都有美妙的风景。即便今天的周庄已然不同昨日,但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在一个小小的舞台上,我仍旧发现了美。那份美,便那样永久、永久地留在我心间,这份情,知所起,便更深。

【教师点评】

文章构思极为巧妙,从不喜欢熙熙攘攘的周庄到转角遇到唱昆曲的女子,让读者感受到今天周庄别样的美好。文章的描写十分生动。小作者对小旦的衣服、妆容、唱腔描摹得绘声绘色,十分有感染力。另外,文章的主旨也非常高深,从唱戏女子的故事出发,引出“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梦想与热爱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文章的最后,又让我们得出了“处处皆风景”的人生感悟。一篇作文,竟然把文采与思想兼顾得这么好,十分难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