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遇见过这样一位“麦田里的守望者”,他平凡而又伟大。
我的家乡是皖北的一个小村落。2000年的时候,父亲牵着我的手将我领进了村子里唯一的一所小学。
在那儿,三生有幸,我遇见了他。白衬衫,裤腿沾满黄泥巴的黑裤子,黄球鞋,这就是李老师当日的着装。那条沾满黄泥巴的裤子以及那双黄球鞋,在我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出现过很多次,以至于后来,当我转到镇上读书的时候,看到镇上老师那干净的裤腿,那擦得锃亮的皮鞋时,总觉得那不是我心目中老师的形象。
由于贫穷,年轻的老师不愿留在这个村子里,都各寻前程了。因此,学校里只有三位老师,而且年纪都已经不小了。那时的李老师也快四十出头了,身形瘦削,却有如岩竹一般坚韧,给人以力量。
落后的师资条件导致学校招不到学生,整个学校只有两个年级,三十多个学生。我们没有五花八门的玩具,没有手机,没有平板电脑,有的是李老师引人入胜的故事,有的是李老师用叶子给我们编的蚂蚱,而那一个个绘声绘色的故事、一只只栩栩如生的蚂蚱就成了我们童年生活中最快乐的音符。
李老师性格非常温和,犹如一汪平静的湖水,即便被顽皮的孩童丢下一颗颗石子,也只会微微漾起涟漪。
对待我们这群小萝卜头,李老师总是非常有耐心。调皮的男孩子们总会惹是生非,李老师从不会用棍棒教育,总是不厌其烦地和他们讲道理,一遍不行,就讲两遍、三遍……
还记得有一回,我因为做错了题,被李老师叫了过去。我本是个内向、胆小的人,一听说老师找自己,心中自然非常忐忑。然而,李老师并没有批评我,反而和声细语地教我做题。但不知是什么原因,我改了两次都没有改正确。那一刻,我的脸嗖的一下就红了,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我想,李老师肯定会狠狠地责骂我一番。毕竟,这无可厚非,连我自己都觉得无法原谅自己。然而,想象中的责骂并没有出现,李老师只是又耐心地为我讲解了一遍题目,声音依旧非常温和。在他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把题写对了。这件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李老师非比常人的耐心和包容。
李老师没有高超的教学水平,但我就是深深地喜欢他。喜欢他因为脱发而常常戴在头上的那顶灰突突的前进帽,喜欢他带我们读拼音时那并不标准的发音,喜欢他那辆除了车铃不响其他地方都响的自行车,喜欢他扛着锄头在田间除草的身影。
可能有些人不禁会问:一个老师怎么还要在田间干农活儿?小时候的我并不觉得李老师在田间干活儿有什么不合理,长大后我才慢慢明白李老师的不容易。
作为一位乡村教师,那份微薄的工资根本无法支撑起他的家庭。所以,上完课后,他总是急匆匆地赶往自家的田间地头;所以,他的裤腿总是沾有黄泥巴;所以,每当我们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总能看到李老师在田间挥汗如雨的身影。
李老师,你可以说他是一名老师,你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农民,但我更想称他为我生命的守望者。他在麦田里守望着一群渴望知识的孩子,他在麦田里守望着一个小小村落的未来!
今天,听着同样的铃声,我踏上了讲台。一切都将从这里开始,一切都将在这里成长。
我的心中涌动着一支教师之歌,我要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歌唱……
作者简介
张文君,女,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学语文教师,教龄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