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置身嘈杂的城市圈,多想听一听大自然的声音。于是,我捧起一本古诗词,漫步在古韵悠长的诗句中,倾听一夏。
穿行于清丽的诗词,我最先听取了蛙声一片。唐代贾弇在《状江南·孟夏》中写道:“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江南的初夏,慈竹生出密密麻麻的竹笋,好似编钟一般。天边出现了如梦如幻的海市蜃楼,近旁的青蛙正在合奏一曲美妙的管弦乐。
在贾弇看来,初夏时节的蛙鸣犹如婉转动听的管弦乐。与他同时代的吴融不止把蛙声比作鼓吹之乐,他在《阌乡寓居十首·蛙声》中写道:“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月光如水,夜阑人静,倾听蛙声阵阵,仿佛置身于松涛清风的幽境,耳畔之音胜过天籁。
听罢此起彼伏的蛙声,前方传来啾啾鸟鸣。走近聆听,竟是从陆游的《初夏绝句》中飞出的几只布谷鸟,正在枝头欢快地啼叫:“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春日的繁花已纷纷凋谢,掉落到泥土中,布谷声声迎来了崭新的夏天。
再往草木深处漫溯,耳畔又传来悠扬清亮的歌声,循声望去,几只黄莺正在花间歌唱。“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跟随杜牧的诗句,我看到一幅声色并茂的夏日美景。一汪池水中,菱叶与浮萍交相点染,给池水披上了一件碧绿的锦衣,黄莺不时在蔷薇枝头跳来跃去,欢快的啼叫给清幽的画卷增添了一抹灵动与清脆。
悦耳动听的鸟鸣犹在耳际回荡,我又被一声声知了的叫声吸引了。清爽的晚风拂过,一位披襟散发的古人在园中缓缓踱步,行至葱茏的杨树下,他忍不住驻足静听枝头的蝉鸣。这位古人正是宋代的杨万里,趁公务闲散之际,他一边听蝉,一边吟诗:“道是江东官事冗,绿杨阴里听蝉声。”
与杨万里不同,白居易在夏夜醒来,听闻几声蝉叫,不由得思念故乡。“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苏州的六月,荷花飘香,露珠圆润,南风拂动柳枝。在这静谧的夜里,忽闻今年的第一声蝉鸣,不禁想起此时洛阳家中的那片竹林里,想必也有蝉在鸣叫了。
这一声声蛙鼓、鸟啼与蝉鸣,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从手中的诗词中源源不断地蹦出来,我仿佛倾听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夏日协奏曲。合上诗集,闭上眼睛,任凭余音在心中萦绕,燥热的暑气已被乐曲吞噬,我的心房盈满了安宁与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