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庭波:逼出来的华为“芯片女皇”

作者:未知

“一定要站起来,芯片要做,怎么强攻你说了算,我只能给你2万人,每年4亿美元。”15年前,任正非对一位女工程师说。

15年后,这位当初险些被“吓坏”的女工程师,已成长为400亿芯片帝国掌门,她就是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短短十几年间,她领导海思从一家默默无闻的芯片小厂,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半导体公司。2018年超越AMD,擠进全球前五大芯片设计公司的阵营。

常年生活在镁光灯之外,几乎从不接受采访的她,至今是公众眼里的“陌生人”,但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她早已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存在。

1996年,何庭波成为华为的一名工程师。两年后,无线业务成为公司重点。何庭波被委以重任,一个人前往上海组建无线芯片团队,后来又到硅谷学习,这让她知道了中国和美国在芯片技术上的差距,同时也强化了华为芯片事业的决心。

2004年,华为开始谋划新的手机业务,但芯片却掌控在西方手中。一直专注于此的何庭波,成为任正非眼中打开局面的人。多年后,任正非说,华为坚持做系统、做芯片,是为了“别人断我们粮”的时候,有备份系统能用得上。

核心的手机芯片进展缓慢,直到2009年,海思才发布了第一款应用处理器K3V1。但工艺的落后,让K3V1以惨败收场。K3V1的失败,让华为高层意识到:芯片要突破,离不开母厂的支持。高通,因为有万千手机厂家的扛鼎,才成就一番霸业;苹果和三星,全球两大手机巨头,都使用自家的芯片。华为欧洲研发负责人王劲,被紧急调回上海。这个华为研发中“最能啃硬骨头”的人,与队友奋战近千个昼夜,于2010年推出首款TD-LTE基带芯片——巴龙700。高通最坚固的防线,被撕开一道缺口。

2012年8月,寄托着海思厚望的K3V2横空出世。这款全球最小的四核A9处理器,因为发热量大,被网友戏称为“暖手宝”,各种兼容性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何庭波和她的海思团队,每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对外界排山倒海般的质疑,海思内部却出奇地安静,只有实验室里的灯火彻夜通明。

2014年初,海思发布麒麟910芯片,首次将基带芯片和应用处理器,集成在一块系统级芯片中,工艺直追高通水准。以麒麟910为起点,海思开始了手机芯片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逆袭。在此之前,高通几乎垄断了高端基带芯片,高傲如苹果,也不得不为此折腰。海思终结了这一格局。

从麒麟910到麒麟980,海思气势如虹,一款比一款成功,不但在工艺上领先,性能和功耗上,也堪称业内最优。从P6到P30,再从Mate 7到Mate 20,搭载海思芯片的华为手机,不断成为爆款,还屡屡引发全球抢购。

为了这一蜕变,海思历经各种艰辛,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麒麟910发布当年,撕开高通防线的研发人王劲,突发昏迷,不幸离开了人世。

2013年,海思在何庭波的带领下,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达到千万级别,华为海思首次实现盈利,营收达到92亿元。这时,华为手机和芯片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17年,何庭波带领的海思,受惠于华为手机的强势增长,以及麒麟芯片的提升,收入突破387亿人民币,已牢牢控制着中心芯片设计公司的头把交椅。

“那些打不倒你的,只会使你更加强大。”如今,何庭波和她的海思以及背后的华为帝国,依旧行进在大海之上。

热议锐评:正是这种永不满足、改变世界的信仰,最终成就了今天的海思:在外人认为中国人做不好的半导体领域,杀出一条血路,并不断创造历史。支撑他们前进的,不是外界羡慕的高薪,而是眼看着自己设计的芯片,让身边的世界一点点变得不一样。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曾说过,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在中国追赶工业革命的道路上,华为、任正非,海思、何庭波,很大的成就,也在于此。

素材运用:改变世界;华丽的逆袭;在路上;民族英雄;创新……

(资料来源:新浪网、百家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