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来了”之王珮瑜:传承国粹,不忘初心

作者:未知

很多人是通过《奇葩大会》知道王珮瑜的。自我介绍环节,王珮瑜循例说那些不加任何修饰的事实:“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的京剧演员,我叫王珮瑜。我是女生,演的是老生。”

向来只有行业里的独一份,才不拿标签和形容词往身上贴。王珮瑜恰是如此。在京剧余(叔岩)派老生行当,王珮瑜是第四代传人,她扮相俊秀,演唱古朴隽永。2011年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年少成名

王珮瑜有很高的艺术天赋,8岁就凭借一曲评弹《新木兰辞》名满苏州。11岁时,她就凭一出《钓金龟》获得江苏省票友大赛第一名。一次,她遇到了余派资深学者范石人,范老建议她改学老生。“我当下就同意了,老生多帅啊,而且能挑大梁。”14岁那年,上海戏曲学校招生,王珮瑜得到了所有老师的认可。但自建国以来,中国戏曲学校的老生专业从未招收过女生,谁也不想开这个先河。王珮瑜煞费苦心地写了一封自荐书,让母亲连同获奖证书一起带着来到了上海市文化局。母亲守在了局长办公室门口,一等就是4个多小时。局长被她们的执着打动,她看着王珮瑜的资料说:“我开个绿灯,但有个条件,先试课一年,一年后如果跟不上,那还得退学。”王珮瑜顺利入学,师从王思及老师学习老生专业,成为了建国后国家培养的第一位女老生。也正是因为王珮瑜的先河,自此全国各大戏剧学校的老生专业陆续修改规定:招生不分男女。

15岁那年,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先生第一次在上海兰心大舞台听到王珮瑜唱戲。一下台,他一把抱住她:“你怎么唱得这么好!”两年后,王珮瑜赴京演出,京剧名家谭元寿听完王珮瑜的《文昭关》惊呼:“这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孟小冬吗?”

素材运用关键词:第一次;执着;改变……

从头再来

25岁那年,王珮瑜当上了上海京剧院一团的副团长。一路太顺,她变得有些年少轻狂。为了挣脱剧团体制的枷锁,26岁的王珮瑜创立自己的个人工作室,以实现演剧理想。

然而离开后,她才发现,京剧演出的资源都掌握在体制内的院团手中,自己要演戏,全得仰人鼻息。原先剧团几十人干的活,现在都压在王珮瑜一人身上:谈生意、当会计、约演员、签法律文书……很快,一同创业的合作伙伴选择撤离,王珮瑜如身立沙漠,满目凄惶。

几经思虑,王珮瑜重新回到了上海京剧院。副团长有人替代了,专业上的位置也早已有了新人。坐在熟悉的排练厅里,看着大家忙忙碌碌,王珮瑜顿悟:离开王珮瑜,京剧院照常开戏。暂时没戏可演,无妨,那就做京剧的普及工作。上海京昆中心旗下有个“京昆Follow Me”平台,专门辅导观众学习京昆。王珮瑜主动提出,她来当主教老师。很快,“明星效应”显现出来,十几人的小班已容纳不下蜂拥而来的学员,“王珮瑜京剧明星公开课”顺势推出。剧场里,六七百号人,齐声高唱《今日痛饮庆功酒》,气势宏伟。王珮瑜很高兴:“能让观众因喜欢我而走进剧场,从此迷上京剧,这多有意义!”

素材运用关键词:追梦路上;回归;换一种方式……

传承国粹

王珮瑜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另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

如今的她立志于把京剧推广给年轻一代,她给自己的新定位是“做最古老的传统艺术,最时尚的演绎者”。“京剧很美,曾经是街头巷尾传唱的‘流行歌曲’,我想让更多的人爱上她。”她到全国各地举办“清音会”,让观众90分钟读懂京剧;继《奇葩大会》后,王珮瑜上了另一档热门节目《朗读者》,用京剧的湖广音、中州韵念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段视频,王珮瑜尚未开口,弹幕已经喷射而出:“气场80米。”“瑜老板请收下我的膝盖。”在喜马拉雅FM,王珮瑜有一档《京剧其实很好玩》的音频节目,每期十多分钟,但为了单集做知识储备,记笔记,录制成音频,再后期制作,加一块就得有5个小时。

王珮瑜并不是无原则地参加热门综艺。她自己划了明确的界限:不改变京剧表演的本体,不破坏既成经典的艺术。曾有非常知名的节目组邀请她和当红的演员合作,条件是,在京剧专业上要退让妥协。王珮瑜拒绝了,她可以包容,但并不轻浮。

素材运用关键词:传承文化;发现____的美;热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