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见星辰大海

作者:居延安

悠长假期,读书为乐。为你们推荐两本好书,汪曾祺的《万事有心,人间有味》与刘慈欣的《流浪地球》。读汪曾祺,我们读见平凡市井生活中的千姿百态;读刘慈欣,我们读见浩瀚宇宙中里的波澜起伏。最真实的生活,与最奇特的幻想,相信会带给你們非同一般的阅读感受。

阅读,进而触发,进而去观察思考自我生活,去关怀他人和自然,真是何乐而不为也。在这里我们只是截取文段进行赏析与素材运用的指导,期待抛砖引玉,能引起你的阅读趣味而手不释卷,让阅读成为你的生活方式,成为滋养你生命的养分。

汪曾祺:万事有心,人间有味

《万事有心,人间有味》是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精选集,特别收录了入选初、高中语文教材以及高考辅助阅读的《端午的鸭蛋》《金岳霖先生》《北京的秋花》等经典篇目。汪曾祺出生于1920年3月5日,江苏高邮人。他以短篇小说和散文闻名,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师从沈从文。汪曾祺的文字淡泊通透,如话家常,干净而传神,处处透露着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察与含情脉脉的打量。他曾说:“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我曾戏称自己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人道主义者’,大致差不离。”“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他把写字、画画、做饭,把普通的日常活得有情有趣,有思有味,透过他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中每一处细小而美丽的平凡。作家苏童评价其人,“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阅读时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1997年5月16日,汪曾祺因病逝世。

[精彩文段]

金先生是个单身汉(联大教授里不少光棍,杨振声先生曾写过一篇游戏文章《释鳏》,在教授间传阅),无儿无女,但是过得自得其乐。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云南出斗鸡)。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比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

金先生朋友很多,除了哲学家的教授外,时常来往的,据我所知,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沈从文,张奚若……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金先生对林徽因的谈吐才华,十分欣赏。现在的年轻人多不知道林徽因。她是学建筑的,但是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鉴赏,所写的诗和小说如《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风格清新,一时无二。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金先生晚年深居简出。毛主席曾经对他说:“你要接触接触社会。”金先生已经八十岁了,怎么接触社会呢?他就和一个蹬平板三轮车的约好,每天带着他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大圈。

我想象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金岳霖先生》

[素材运用]

金岳霖是中国哲学的泰斗级人物,一生天真浪漫,率性而行。他在西南联大的时候给学生们教授逻辑学,常常座无虚席,把一门枯燥的学问讲得风生水起。他是汪先生的老师沈从文的好朋友,汪老生从老师的口中听得诸多趣事,故为文记之。文中汪先生用简省的笔墨,生动地呈现了一位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他一生单身,但自得其乐;他知己甚多,但君子之交淡如水;他八十岁坐在平板车上去王府井东张西望,接触社会,真是活得趣味横生。汪先生的文字,让我们走进那个已经远逝的年代,去瞻仰彼时的绝代芳华和有味人生。

[适用话题]人生有味;我的老师;趣味……

[精彩文段]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看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

木香花湿雨沉沉。

——《昆明的雨》

[素材运用]

汪先生的内心深处有着深厚的昆明情结,就是这种魂牵梦绕的昆明情结,让他在年近古稀的时候,还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本文便是这些“足迹”中一个鲜亮的脚印。他写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他写雨季的“杨梅”和卖杨梅的娇俏的女孩子,写雨季带来的淡淡的乡愁……昆明的雨在他的笔下不再只是雨,而是化成各种物象与情感,就在这样清新得仿佛要滴出水来的文字里,汪先生对昆明的喜爱就呼之欲出了。同学们写作也要学习汪先生本文中的借物言情与注重细节描写的写作手法,越是细腻的细节,越是产生情感的共鸣。

[适用话题]雨的味道;走进

;物趣……

刘慈欣:科幻是一种生活方式

刘慈欣是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凭借科幻巨作《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成为首位斩获世界科幻文壇最高奖的亚洲人。这本《流浪地球》是他的短篇科幻作品合集,篇幅短小,好读,且意蕴丰厚。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说的一段话可以一窥刘慈欣科幻作品的风格:“他的世界,涵盖了从奇点到宇宙边际的所有尺度,跨越了从白垩纪到未来千年的漫长时光……但刘慈欣的意义,远不限于想象的宏大瑰丽。在飞翔和超越之际,他从来没有停止关注现实的问题,人类的困境和人性的极限。”在《乡村教师》中,一个微不足道的乡村教师最后一点可悲的努力,被作者融入了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极为壮阔的太空史诗,平凡的角度,惊人的反转,让人一读三叹。而在被导演郭帆搬上大屏幕的《流浪地球》中,刘慈欣则展现了气势磅薄的科幻外壳下柔软的人文关怀,对家园的眷恋,对乡土的依赖,让他设计了末日背景下带着地球一起逃亡流浪的故事内核。读刘慈欣,我们读到奇崛的想象与锐利的思考,也读到温暖的情怀与永恒的信仰。

[精彩文段]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

地球自转刹车用了四十二年,比联合政府的计划长了三年。妈妈给我讲过我们全家看最后一个日落的情景,太阳落得很慢,仿佛在地平线上停住了,用了三天三夜才落下去。当然,以后没有“天”也没有“夜”了,东半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十几年吧)将处于永远的黄昏中,因为太阳在地平线下并没落深,还在半边天上映出它的光芒。就在那次漫长的日落中,我出生了。

黄昏并不意味着昏暗,地球发动机把整个北半球照得通明。地球发动机安装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因为只有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板块结构才能承受发动机对地球巨大的推力。地球发动机共有一万二千台,分布在亚洲和美洲大陆的各个平原上。

从我住的地方,可以看到几百台发动机喷出的等离子体光柱。你想象一个巨大的宫殿,有雅典卫城上的神殿那么大,殿中有无数根顶天立地的巨柱,每根柱子像一根巨大的日光灯管那样发出蓝白色的强光。而你,是那巨大宫殿地板上的一个细菌,这样,你就可以想象到我所在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

……

比这景象更可怕的是发动机带来的酷热,户外气温高达七八十摄氏度,必须穿冷却服才能外出。爷爷老糊涂了,有一次被酷热折磨得实在受不了,看到下大雨喜出望外,赤膊冲出门去,我们没来得及拦住他,外面雨点已被地球发动机超高温的等离子光柱烤热,把他身上烫脱了一层皮。

但对于我们这一代在北半球出生的人来说,这一切都很自然,就如同对于刹车时代以前的人们,太阳星星和月亮那么自然。我们把那以前人类的历史都叫做前太阳时代,那真是个让人神往的黄金时代啊!

——《流浪地球》

[素材运用]

在这段开篇文段中,刘慈欣就营造了沉郁而富于想象力的浩劫时代的样貌。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转公转、夜晚皓月当空繁星密布的景象,已经成为“历史”。一切都源于作者设置的恢宏的科幻背景:太阳氦闪,太阳系毁灭,人类即将失去赖以栖息的家园,无奈只得在地球上安装发动机,用2500年的时间逃离并到达新的星系。当“爷爷”在酷热中冲出门去,被高温的大雨烫伤;当小学生们去观看日出,恐惧得手心出汗;当人们深入到幽暗的地下城中,面对岩浆的威胁……我们如同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深切地感受到,梦幻终结,曾经熟悉的家园一去不复返,那些日常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变成了无法企及的美梦。刘慈欣将科幻与文学相融,读他的作品,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也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

[适用话题]想象力;珍惜这一刻;家园……

[精彩文段]

“你听着亲爱的,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明天把这话告诉孩子。”

和所有的人一样,我也随着近日点的到来而心神不定。有一天放学后,我不知不觉走到了城市中心广场,在广场中央有喷泉的圆形水池边呆立着,时而低头看着蓝莹莹的池水,时而抬头望着广场圆形穹顶上梦幻般的光波纹,那是池水反射上去的。这时我看到了灵儿,她拿着一个小瓶子和一根小管儿,在吹肥皂泡。每吹出一串,她都呆呆地盯着空中漂浮的泡泡,看着它们一个个消失,然后再吹出一串……

“都这么大了还干这个,这好玩吗?”我走过去问她。

灵儿见了我以后喜出望外:“我俩去旅行吧!”

“旅行?去哪?”

“当然是地面啦!”她挥手在空中划了一下,用手腕上的计算机甩一幅全息景象,显示出一个落日下的海滩。微风吹拂着棕榈树,道道白浪,金黄的沙滩上有一对对的情侣,他们在铺满碎金的海面前呈一对对黑色的剪影。“这是梦娜和大刚发回来的,他俩现在还满世界转呢,他们说外面现在还不太热,外面可好呢,我们去吧!”

——《流浪地球》

[素材运用]

刘慈欣的科幻作品特别注重对情感的挖掘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追问。“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当原有的生活面目全非时,能够支撑人类去面对恐惧、绝望的是“希望”,只要拥有希望,纵使地球流浪也能看到生命的曙光。就像文段中的“灵儿”,面对末世浩劫,却依然向往海滩、微风、棕榈、白浪,怀抱希望与渴盼,让毫无色泽的现实处境也散发出熠熠光芒。

刘慈欣的作品带给我们悠远而深邃的阅读感受,人类与宇宙、物质与精神、现在与未来,它让我们超越世俗生活,也更加深爱世俗生活,让我们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宇宙,也更加思索现在的世界。

[适用话题]希望;现在与未来;我的生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