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耳,倾听世界

作者:米丽宏

清明过后不久,装在鞋盒里的蚕籽忽然发“芽”了。那天,女儿一串惊喜的呼叫,把我吸引过来。我们细看那些幼蚕:小小的一堆儿,有的蠕蠕而动,有的昂头探顾,有的左一下右一下,似在寻食。

我有点发愁了,刚刚去过郊野,印象中,桑树还光秃秃的没有发芽,给蚕宝宝吃什么呢?

没辙儿,只好又跑去看桑树!

呵!两日不见,桑树竟换了模样,枝条上拱出了芽苞,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树嫩绿。

捋了几枚叶芽,边走边感叹:这桑和蚕真像有个约定的呢,这“奇缘”真不是一时一日呢!蚕不发芽,桑不吐绿;你一破壳,我便急赶着爆开了满树嫩芽!它们是怎样秘密约定的呢?

这生命间的一呼一应,真令人称奇。

自然界有数不清的你呼我应。一场雨后,沉寂干枯的河床上水流涌动,马上,小鱼来了,小虾来了,水马、泥螺来了,它们都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

柳树丰茂葳蕤之际,汁液充盈,土里的蝉蛹掐准了时机,穿越黑暗,一寸一寸靠近。

风中的树,窗外的雪,天幕落雨,林间鸟啼,都该在心里溅起回声的。什么时候,我们阻断了与大自然心有灵犀的感觉呢?

人世上美丽的呼应,多是发生在莫逆之间的,一声剥啄敲门,唤出狂喜的主人。木门吱呀,月色铺地,此夜定是把盏饮月的良辰。

发生在爱人与知己之间的对话,即使琐碎庸常,也是人世上动人的呼应。《悲惨世界》一书中,马吕斯与柯赛特相爱,“他们相对微笑,噘起嘴来做小丑脸,相互交叉着手指,把满腔心事倾注在各自的眼睛里,在黑暗中相互吸引注视,这时,太空中充满着巨大天体的运行。”

这最旖旎的呼应,跟太空中运行的天体一样:神秘,有自己的运转轨迹,吸引,也被吸引。

生命,便是那些一呼一应间的光阴流转。

前行是呼,路途是应。“没有路,走得多了,便有了路”,实践,探索,再实践,呼应轮转,人便渐渐被路送向了远方。

书籍是呼,解读是应。在文字里渐悟、顿悟,受到鼓舞。这呼应之妙,混響着思维与智慧的华彩乐章。对于写作者来说,写作是呼,作品被人品味和传递是应。作品在“众”中活,活得更深广,更长远。

生活中,有烦恼事、伤心事、生气事,它们接踵而至,常常搅乱生命中有序的呼应。曹雪芹说:“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怀;晨风夕月,阶柳庭花,更觉得润人笔墨。”因为心中那枚通灵的石头,因那石头引发的雄奇之呼,寻常日子的艰难竭蹶,便袭扰不了他超然的胸怀。

以爱为耳,总能听得到最隐秘的那声呼唤。

[怦然心动]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写给女儿的一本书《赞美你》中提到海伦·凯勒:“她一生都在寂静和黑暗中前行,她看不见阳光,也听不到声响,却教会人们用心感受世界、聆听彼此。”这句话让我相信,世间万物有默契,生命之间有呼应。诚如本文作者所言,“以爱为耳,总能听得到最隐秘的那声呼唤。”以爱为耳,聆听自然的呼应:蚕对桑、鱼虾对河流,蝉蛹对柳枝,自然事物之间的合拍,让四季有序,生生不息。以爱为耳,聆听人与人的呼应:莫逆之间的随喜,让每一日都是良辰;爱人之间的厮守,每一眼都是深情。万事万物,都是一呼一应:前行是呼,道路是应;书籍是呼,解读是应;作者是呼,作品是应……唯有在彼此的呼应中,生命才能呈现出最美的姿态。呼应让生命拥有了运行的轨迹,让生活的细节拥有了完美的归宿。世间本有最美的呼应,你是否张开了“爱”的耳朵,用心聆听了呢?

【文题延伸】爱的聆听;最美的声音;倾听世界……(小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