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灼灼

作者:刘德福

庆全庵桃花

【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

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

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模拟练习】

(1)《庆全庵桃花》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2)请简要分析《庆全庵桃花》中“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3)《题都城南庄》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首句化用《桃花源记》原意。“又”首先表现年复一年,时光推移;其次起到强化情感的作用。

(2)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作者隐居山间的眼前事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幻想世界(虚)奇妙地结合起来。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③作者盼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地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

(3)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表现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思想感情。

(4)“怕有渔郎来问津”一句是借用典故,作者希望门前的桃花凋谢时千万不要随流水淌出,他怕有人见到,跟寻而至,发现自己隐居的地方。诗人不愿让外人知晓,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绝不与新朝合作的意愿。“桃花依旧笑春风”一句是间接抒情,“笑”字以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桃花迎风怒放之态,反衬诗人感伤之情。

【走进桃花文化】

1.请为下面四个上联配出下联。

A.源中一日,渔耕自得其乐,无论魏晋

B.陶令一篇文,引千年争论未休,从来天下纷繁,世外洞津真有否

C.桃花人面红相映

D.谁说桃花轻薄,看灼灼其华,为多少佳人增色

2.桃花不仅仅是自然界花卉中的一种,在中国传统中,它还是一种文化符号。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人们某种情绪和情感,融汇了特定的审美心理,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艺术形象,“桃花文化”如同“梅文化”“菊文化”一样世代承传。请把下面的诗歌和相关的桃花象征义连接起来。

A.代表春天B.代表美人C.情义的见证D.桃花源情结

①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②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③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④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⑤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

⑥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

⑦豪情义气冲云天,歃血为盟桃花园()

【参考答案】

1.A.世外千年,饱暖皆为使然,何须有汉

B.桃花千树火,照一水云霞不绝,得此山间清静,心头块垒早无焉

C.杨柳春风绿更多

D.我夸福地妖娆,眺青青之岭,添哪些琼阁浮云

2.①A②A③B④B⑤D⑥D⑦C

【下水美文】

桃花灼灼

◎刘德福

我所在的城市主干道上有长长的两列桃花,足足有七八公里,春天的时候,桃花开了,一路浅白粉红,颇为壮观,可以用“灼灼”来形容,可我总感觉美丽的背后缺了很多气魄。

我想起了童年时在塞北老家的桃花来。故乡的桃花是散养的,没有城里人工种植的宏大规模,只能说是村姑系列,但却是我最好的乐园。记不清多少个春天的放学后,我总是找个借口,偷偷地溜到后山上,那里有一坡的桃花。桃花开放很有意思,没有叶子,只是旺盛的花朵,一簇簇地占满了枝头。此时,春意谈不上盎然,风中还有凛凛的寒意,小草也刚刚冒芽,可是桃花却忍不住全开了,像一个淳朴的少女,因为心中的喜事,突然绽开了笑脸。你看,枝头上只有灼灼的桃花。

阳光送来了温暖,风送来了柔和,蚯蚓松动了泥土,河水涨起了春潮。一坡桃树簇拥着鲜艳的色彩,我走上前去,用鼻细细地闻着,这是一种看似淡雅却芳香浓郁的花,我经不住诱惑,用手抚摸了一番花瓣,那种柔和,让我的手禁不住缩了回来。日光从对面山岗上投射过来,视线里有一种温煦的光芒。光芒四射中,浓郁的花香仿佛在喧腾着、奔涌着。一个少年,就在光芒和芳香中陶醉着,心中涌起了一种晕眩的感觉。几日之后,我再次登上山坡,粉红和粉白的桃花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浓绿的树枝,花瓣都落在地上,形成一层厚厚的花瓣土。我失望,我怅然,心中突然疼痛起来。这么美好的东西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如果这些花永远盛开在枝头上多好啊!

少年的心中,还没有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只是觉得美好的东西如此脆弱,繁盛和凋零残败对比如此明显,让我突然感觉到手足无措。

上初二时,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老师的讲述中,我想到了我家的后山坡,还有春天繁盛美丽的桃花。老师说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是虚幻的,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可我的桃花源是真实的,每年春天,满坡的繁花,还有飞舞的蜜蜂、蝴蝶,组成喧闹的世界,都是真实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样的景象,在我的生命中,每年春天都有一次。在那样的春天,一个少年徘徊在一片桃花林里,思绪如风,生活的压力和走出大山的渴望,堆积在心里,只有在那片桃花林里,才感受到了一种放松和解脱。

后来,我读到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两首桃花诗,诗人把桃花比喻成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这颇令我不解。为什么我心中美好的桃花成了这样的形象?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朝廷想起用他以及柳宗元等人。于是,他从朗州回到长安时写下了《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表面上,诗人写的是玄都观看桃花的情景,骨子里却是讽刺当时权贵。千树桃花,暗指十年来由于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而看花的人指的是那些趋炎附势之徒,为了富贵利禄而奔走的权贵们,就如同在紫陌红尘之中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

由于这首诗刺痛了当权者,时年44岁的刘禹锡再度被贬。十四年后才被重新召回,詩人故地重游,于是写下了《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联系政局变化,诗人睹物生情,百感交集。此时刘禹锡已近花甲之年,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明哲保身而三缄其口,至少会韬光养晦。然而刘禹锡依然故我,豪气逼人,初衷未改。

后来,刘禹锡再次因诗被贬,派往东都洛阳做了太子宾客这样的闲官。而这一切,其实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两次吟桃花,政治厄运二十四年,诗人都一笑而过。这是多么豪放洒脱的襟怀!

到了江南之后,我终于见识了鲜花怒放的繁盛。因为美丽来得过于容易,绚烂的花色在我心中总是浅浅淡淡的,再也没有少年时那片盛开的桃花灼灼动人。那片最美的桃花,就那样灼灼地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开在我的记忆深处,时常唤醒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意的一片丹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