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的“设计人生”课

作者:漠风

斯坦福大学有一门叫《设计人生》的课程,是斯坦福大学“最热门的课程”。学校的教学任务是教学生像设计iPhone一样设计自己的人生。

六年前,艾薇儿以优异的成绩被斯坦福大学艺术史专业录取,她是校内有名的学霸,仅仅入学半年就完成了超过230个学分,但她始终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要做什么。这也是斯坦福无数学生共同的忧虑和烦恼,他们擅长考高分,多才多艺,但对自己的未来却始终说不出个所以然。为此,经斯坦福大学教委会研究决定,学校将开设一门新的课程叫《设计人生》。课程一推出就迅速爆满,直到今天,它依然是斯坦福最热门的课程之一。

担任《设计人生》课程的两位主讲教授都来自苹果公司。九年前,伯内特和埃文斯都是苹果公司的员工,他们经常受邀为谷歌公司的产品经理和硅谷创业天才等传授“设计”的秘诀,但他们渐渐发现,他们精通的设计理念,可以讓他们做出世界上最有创意的产品,但他们的生活却依然索然无趣。

渐渐的,他们开始意识到:为什么不把设计的理念应用到生活上?并拿自己做起了实验。通过实验,他们得出了结论,其实自己不喜欢电脑,只是擅长电脑。于是,他们离开了苹果公司,回到母校,把这些人生经验整理成了这门课,让学生们在20岁就能解决困扰了他们多年的人生难题。他们通过课程,将设计苹果手机的方法,运用在教会学生“设计自己的人生”上。他们要求学生像设计师一样思考,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

课程要求学生从五个步骤入手。

其一,保持好奇心,问“什么”不如问“为什么”。抛开惯于接受问题的正常思路,把自己的创造力倾注到有意义的话题上。在运用创造力解决问题之前,多花点时间找到正确的问题,才能事半功倍。

其二,不断尝试,不求完美但求完成,然后不断修正。当你对未来的事业感到迷茫,或者工作后考虑改变自己的职业,有了具体想法后,可以去拜访某些正在做你想做的工作的人。更好的办法是要求跟着他们工作一天,或者周末去实地做这项工作。如果感觉很好,那就继续向前一步;如果感觉不好,那就忘了这回事。

其三,重构问题,思考陷入停滞,就换个问法。伯内特和埃文斯研究证明,如何理解一件事情,会直接影响我们处理它的效率。“将来做什么”是一个一辈子都不会停止的追问,是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但我们可以跳出来,换一个角度看待它,就能很快走出死胡同,想到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法。

其四,记录整个过程,随时反思人生。设计人生并没有真正的终点,去寻求答案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将会使你最终必有收获。而设计最让人满意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结果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如果你把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生活中去,记得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它将是无价之宝,不仅可以用在枯燥的绩效考核和工作面试中,也可以用来反思人生。

其五,主动寻找导师。设计和发明是一个日益协同的过程,设计你的人生也一样。我们要采取开放的态度,从别人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中获取新的思路。对学生来说,写信给某些领域学有专精的人,向其请教学习上遭遇的难题,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或向网络上的达人请教学习上遭遇到的难处,也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伯内特和埃文斯的《设计人生》课程还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懂点设计思维。就像《设计人生》这门课所倡导的理念——像设计师一样思考永不嫌早。斯坦福大学一位同学说:“但是我对尝试其他事物变得更加开放,愿意看到它如何发展。勇敢行动起来太重要了,你无法只靠思考走进未来。”

其实设计的经典模式就是建造一大堆东西,尝试一大堆东西……但都还不是最后的产品。但这并不能说明“失败了”,只是说,我们的想法正在不断趋近于最完美的方向。其实,这并不是大众认为的“设计”本身,而是一门实践课。它强调的是,比创意本身更重要的是发现根本问题并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我们在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时,我们更应该学好《设计人生》这一门课程,设计好自己的人生。

(编辑:李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