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山:科学匠心,一生只干一件事

作者:未知

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荣膺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从事科研62年以来,只专注于“火炮装药”这一个领域,书写了中国火炸药技术的传奇,让中国火炮装药技术傲视全球!在火炸药领域,王泽山院士有个独特的称呼“火药王”——他却自谦地说:“那是因为我姓王。”而面对媒体采访,他思维敏捷、谈吐风雅,说的最多的是“国家”。

1935年,王泽山出生于吉林。那时,王泽山的家乡被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占据,但从小父亲经常悄悄地教育他,“你是中国人,你的国家是中国。”“不做亡国奴,强国方能御侮。”父亲的话让王泽山从小就暗下决心。1954年的夏天,王泽山以第一志愿报考了哈军工。当大多数考生在蓝天大海的召唤下填写了与空军、海军相关的专业时,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个冷门专业——陆军系统的火炸药专业,他是班上唯一一名自愿学习火炸药的学生。虽然,大部分考生嫌弃这个专业过于基础、枯燥和危险,但这个19岁的青年人却毫不怀疑自己的选择,“专业无所谓冷热,任何专业只要肯钻研都会大有作为。国家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火炸药是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领域。”

正是这个带着热血的选择,拉开了王澤山与火炸药相伴一“甲子”的序幕。

彼时国内火炸药的生产和研究还都十分落后,主要依靠苏联援建。但王泽山知道,跟在别人后面仿制就不可能有创新。搞科研,很多人会习惯性地去参照国外的解决方案和研究进展,但他总希望“用科学研究科学”走一条自己的路,做出超越国外水平的原创成果。他上世纪80年代首创了火炸药资源化系列再利用技术,为消除废弃含能材料公害提供了技术支撑,是我国火炸药领域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该技术获得199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自上世纪90年代起,王泽山通过研究发射药燃烧的补偿理论,发明了低温感含能材料,并解决了长贮稳定性问题,显著提高了发射药的能量利用率,该技术获得1996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彼时成为“双冠王”的王泽山已经61岁了。“别人都劝我功成身退,但我的生活早就跟科研分不开了。一旦离开,我就感觉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摆在他面前的永远是更高的挑战、更新的目标。”曾与王泽山共事多年的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徐复铭,深知好友心事。

果然,2017年1月9日,王泽山荣获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他带领团队利用自己另辟蹊径创立的装药新技术和相应的弹道理论,历时20年研发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远射程与模块装药技术,使我国身管武器的射程、最大发射过载、炮口动能等核心指标世界领先。应用他的技术,火炮射程足足提高20%,弹道性能全面超过所有国家的同类火炮。

外界这才发现,已值耄耋之年且享誉无数的王院士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一年中有一半时间守在条件艰苦的试验场,从40摄氏度高温的铁矿到零下30摄氏度的靶场,王泽山从不肯在实验室里休息。“直到现在,王老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秘书廖昕拿着每天满满的工作安排,“所以他没有星期几的概念,说起时间都是几月几号。”

王泽山说:“在科研上不要使巧劲,不要追求短平快的项目,科学要实在,不要浮夸。选定目标不要轻易放弃,遇到问题不轻易放弃。”正是这种不断解决问题、追求精美的科学精神,使得王泽山对待科学的态度始终是“追求完美”。而在生活里,王泽山院士同样喜欢追求新事物,玩微信、学开车、网络订票、做flash动画……80多岁的他活出了“80后”的精气神儿。可王泽山做这一切,并非仅仅是“不服老”,“我主要是为了工作能够再快些。”周围人都知道,王院士最怕“麻烦”。参加学术会议,他总是开完会就走,不参加会后聚餐;出差也不用秘书或其他人陪,基本都是一个人。科研上如此“拼命”,生活上却很“将就”。到北京开会出差,王泽山经常住在一家科研单位的地下室招待所。虽然上厕所、洗澡都要跑老远,他却甘之如饴,“最大的好处是没有人打扰,可以安安静静想事情”。“我把生活中省下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基本不参加其它活动,空闲时间都用来思考问题,时间利用率就高。”他说,“只要是在工作,即使只是简单地吃个盒饭,这也是一种幸福。”

64年时光飞逝,从翩翩少年到耄耋老人,王泽山强军报国的初心始终没变。坊间盛传一句话,说王院士用一个甲子的时间,把一个冷板凳愣是给坐热了!而他则清醒地认为:“自己这一辈子,除了能做火炸药研究这一件事,别的都不擅长。我只是个一辈子只能做好一件事情的人。”

刚领完奖,这个“80后”老院士又雄心勃勃向着新目标发起冲击,“无烟火药出现100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无溶剂制造工艺的难题,我们正计划用一种颠覆性发明取代现有的技术。”他说:“作为从事科学工作的人,我更加明白科学技术的力量,也深深懂得重要科技领域的优势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筹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渴求的,也是人人有责的。正是它在始终支撑着我。”

■热议锐评:王泽山一生钻研火药,可谓“一辈子只干一件事”。老一辈科学家为了科研,兢兢业业,甘坐几十年冷板凳,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钦佩。科学研究要的是坐冷板凳、下苦功夫,不能一味东摇西摆。道固远,笃行可至。全社会要进一步创造条件,让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有“一辈子只干一件事”的恒心、自由和激情,而无后顾之忧。(陈芳、董瑞丰,新华社)

■素材运用:一生只做一件事;选择;专注;创新;不走寻常路;永远的挑战;追求完美;强军报国;国家需要;科学匠心;人格风范……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法制晚报》、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等)

回到顶部